行政院長卓榮泰:「雨天不收傘,必要的時候還加大這個安全傘給各個產業。」
行政院長卓榮泰,拿著一疊關稅資料,來到桃園產業座談會,聲稱1分鐘,就能解答所有疑問。但即便做好萬全準備,也跟不上局勢變化,還得滾動調整救濟方案。

財政部次長暨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財政部這部分提供三項方案,第一個就是金融的支持,第二個是租稅優惠,第三個是通關的簡化,準備了出口廠商,兩千億元的貿易融資的利息的減碼。」
受關稅政策衝擊大的產業或中小企業,利率減碼1.5%,另有1650億預算減免輸出保險費,將有1224家科學園區產業,得以受惠,每月能減少約20萬份的裝箱單、10萬小時作業時間。只是桃園作為全台最大工業縣市,囊括電子、電腦、汽車零組件及AI產業鏈,每年產值超過4兆7000億,在出口主力商品,與美國十大產業高度重疊下,難免受到衝擊。
桃園中壢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莊元錠:「中壢工業區有很多3C產品的製造廠,訂單馬上會面臨到取消的問題,在地的勞工也會怕,面臨到這個所謂休無薪假的問題。」
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副總會長魏雅庵:「很多傳統產業的廠商造成衝擊,金屬加工業、車子的零件業,水五金還有一些石化工業的化工品,每個產業不是都適合到美國去投資,可以留在台灣的,大家我相信產業都希望留在台灣。」

行政院長卓榮泰:「特別預算這880億它絕非上限,該用的即使要增加,我也會請立法院來支持,最先進的技術一定是留在國內,所有的企業無論你對世界,在美國哪個地方的投資,必須是台灣加1的根留台灣,不能讓台灣的產業有任何不安狀況。」
卓榮泰親自率團,聆聽北中南產業聲音,先穩定軍心,再談強化台灣經濟韌性。
【原文出處】應對關稅產業座談桃園場 卓揆:必要時加大安全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