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21:26 臺北時間

央行楊金龍證實匯率波動發現「禿鷹蹤跡」! 禿鷹是什麼?

mm-logo
時事
央行楊金龍證實匯率波動發現「禿鷹蹤跡」! 禿鷹是什麼?
財經中心/葉為襄報導今日(5)台灣中央銀行下午四點三十分召開記者會,針對近日新台幣波動過大,5日盤中可說是37年來創下盤中最大漲幅,總裁楊金龍表示,新台幣匯率波動過大,屬於非正常現象,他多次提及" abnormal",強調過度波動影響市場穩定,央行有責任介入調節,不過雖適度介入,但心理預期過強,導致干預效果有限,他也發現近期外匯市場有遭遇「禿鷹式炒匯」攻擊的跡象,並進場調節,禿鷹炒匯是什麼?楊金龍在記者會上也提及集團過去的攻擊事件。

央行表示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不過這波因出口商回籠、股市回溫、資金湧入造成異常波動,央行覺得「不好」,才召開記者會公開澄清,而楊金龍所提及的禿鷹炒匯,這類資金往往並非因應實質經濟基本面或投資需求進場,而是利用市場情緒與預期心理,在短期內操作大量資金進出,擾亂匯市穩定,至於禿鷹的身份為何,是否躲在共同基金或對沖基金中,楊金龍回應,央行不宜說明太細,否則手法容易被破解。

央行楊金龍證實匯率波動發現「禿鷹蹤跡」! 禿鷹是什麼?歷史事件一次看
禿鷹的身份為何,是否躲在共同基金或對沖基金中,楊金龍回應,央行不宜說明太細。(圖/民視新聞)

他特別回顧1992年英國歐洲匯率機制(ERM)以及1998年香港「貨幣發行局制度」Currency Board System等金融危機的禿鷹歷史,稱當時對香港、英國的行為屬同一禿鷹集團,他解釋,央行正在密切監控禿鷹行為,因為要是一開始沒有阻止資金的攻擊、炒匯,就會形成禿鷹行為。

楊金龍提醒這些資金,「不要Parking(停留)」,且引用1992年英鎊危機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就像禿鷹一樣,在英國試圖撐住英鎊匯率時大量放空,最後英國退出歐洲匯率機制(ERM),索羅斯賺進10億美元的歷史案例,還有1998年香港金融危機,香港股匯雙殺,當時港府出手干預市場,就是為了阻止「禿鷹」炒家操控市場。

禿鷹現象(Vulture)在金融市場中,是對沖基金(Hedge Fund)或投資機構的一種綽號,又稱為避險基金是私募基金的一種,這些機構專門在一個國家、企業或資產處於危機、低價或即將崩潰時進場「撿便宜」,等到市場回穩後再高價賣出,獲取暴利,像是在希臘債務中就讓不少國家專家指出,對沖基金扮演禿鷹角色,這類型基金因為高度槓桿,扣除貸款利息後投資淨利,往往大於一億美元運作所帶來的收益。

【原文出處】央行楊金龍證實匯率波動發現「禿鷹蹤跡」! 禿鷹是什麼?

更新時間|2025.05.05 22: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