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4.06.20 19:00 臺北時間

台灣高齡化挑戰迎轉機!產官學跨域推動數位療法

台灣高齡化挑戰迎轉機!產官學跨域推動數位療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隨著全球生技醫療領域的數位轉型浪潮,台灣憑藉著卓越的數位科技能力與高品質的醫療體系,不容在全球生醫產業轉型浪潮中缺席。由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擔任理事長的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主辦的「2024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論壇」於18日舉行。此次論壇借鏡國外經驗,探討數位療法給付的最新趨勢和挑戰,並探討台灣可能的數位療法給付方式。

產官學協力促進創新

論壇邀請到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輔仁大學數據科學中心執行長蒲若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楊宜瑱、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監事蔡德揚等產官學界專家,共同發布最新的台灣數位療法產業發展趨勢報告,並透過醫療科技評估、臨床經驗與給付政策面進行對話,深入探討數位療法的發展方向。

國際趨勢與創新模式

趨勢報告指出,數位療法(Digital Therapeutics)利用資通訊技術(ICT)引導行為改變,達成預防、診斷、治療、監測和管理的效果。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證據顯示,數位療法能有效改善病患的治療和照護,達到精準、個人化的預防、醫療及照護等效果。然而由於其成本結構多元,傳統成本分析難以全面評估其價值,因此需要從整體診療流程的效益來考量。

國際間數位療法的給付評估除了療效,還重視醫療流程改進、醫護負擔減輕和企業社會責任等指標。由於數位療法不易受到專利保護,且軟體生命週期短,容易過時淘汰,因此能否快速上市影響特定技術有無可能被投資開發成最終產品成為關鍵。德國和法國等國已採用創新給付模式,加速數位療法市場准入。

高齡化挑戰與數位療法的機遇

台灣人口結構朝向高齡化發展,醫療負擔加重,數位科技的應用被寄予厚望。現行對於新藥、醫療器材以及醫療服務等健保給付模式不易適用於新穎的數位療法產品,因此需在定價、評估標準及准入措施方面有新的思維。為數位療法設計專屬的給付途徑與審查標準,有助於更多產品進入市場,進而促進產業發展,並有效利用健保預算。

產官學共創數位醫療生態系

石崇良署長指出,數位療法涵蓋疾病預防、治療與管理,並涉及數據搜集與資安議題,需要臨床試驗和主管機關審批。未來健保署將與CHPTA(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合作,發展適用數位療法的醫療科技評估方式,可能透過暫時性給付或健保沙盒方式試行。

蔡德揚監事特別指出,數位醫療除了臨床價值,還具社會經濟、產業發展和醫療平權等價值,全球數位醫療趨勢需產官學跨域合作,共創多贏局面。

展望數位健康新時代

陳良基理事長強調,台灣擁有卓越的醫療技術和數位科技,數位療法結合兩者,能提升疾病預防和治療效果,減輕醫療體系負擔。他期盼透過各方合作,推動創新法規並與國際接軌,共創台灣健康新未來。

【延伸閱讀】

數位醫療輔助治療成效彰 產官學攜手研討未來趨勢及實踐

輾轉反側夜難眠 美國靠物聯網、英國AI精準治療失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0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更新時間|2024.06.20 19: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