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06:50 臺北時間

陳嘉宏專欄:一個不知自己在做什麼的國會更可怕

mm-logo
時事
陳嘉宏專欄:一個不知自己在做什麼的國會更可怕

大罷免將至,近來的立法院都忙著解凍各部會的預算。像前天,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將交通部、數發部、工程會的預算全數解凍。上週的司法委員會也快速解凍人事行政總處、監察院、考試院、法務部等39案預算。為了處理這些預算解凍案,國民黨團甚至還設置「快速通關區」,他們說:要讓「一般性、沒有爭議」的案子,報告送來就能「快速通關」。

今年的總預算是在3月12日立法院否決行政院提出的覆議後才底定,也幾乎在同時,全國各地的罷免運動開始風起雲湧。面對壓力的國民黨團不是敢作敢當,而是不斷抱怨為什麼行政院各部會都不趕快提預算解凍案?甚至質疑行政院想藉由凍結案為罷免行動煽風點火,絲毫不檢討自己才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

這樣的行徑剛好說明了兩件事:

1、這證明藍白黨團審查預算時的草率,也間接證實行政院各部會當初的說帖都是對的,當然也賦予這場罷免行動更大的正當性。2、如果沒有這場罷免行動,自然不會有這些預算解凍;但同理反證,一旦罷免未過關,國民黨立委從此有了護身符(罷免未過任期內不能再罷免),這些肆無忌憚的藍白立委往後不就年年上演這種刪凍預算的鬧劇?

從去年2月1日新立委上任以來,本屆立法院的混亂與失序是歷年來所僅見。但這種空前的混亂不在於藍白黨團對權力與資源需索無度,而在於沒有人搞得清楚這兩個在野黨除了製造混亂以外,他們到底要什麼?

解嚴初期,台灣的民主運作型態運作未定,當時的執政的國民黨與在野的民進黨總是政治議題上交鋒,舉凡《國家安全法》、《刑法》100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眷村改建條例》、《勞基法》、《大學法》的立修法過程都曾經引發朝野的大規模衝突,藍綠兩黨一守一攻彼此都知道自己捍衛與爭取的是什麼,台灣也就在不斷地衝突與妥協過程中獲得進步。

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後,台灣的社會力再次解放,面對朝小野大的民進黨政府,以及大量地方型政客進軍國會(省議會裁併),立法院成為一個大型的政經利益折衝場,王金平與柯建銘就是藍綠兩黨各自推派出來的守門人。只要「利委」們不過度誇張,通過的法案預算能兼具一些制度進步的色彩,藍綠彼此總能互相交換、各取所需。而從2008年開始的馬英九與蔡英文4屆總統任期也延續這樣的「交換模式」,差別僅僅在於掌握國會多數的黨團能握有更大的權力,決定較多的議程。

但黃國昌與傅崐萁的惡劣之處在於他們從來沒打算跟執政黨「交換」什麼東西,他們只想拿這樣的國會多數去羞辱執政者,製造國家的混亂,讓執政黨寸步難行,進而取悅他們的支持者說:「我可以這樣『弄』你民進黨」。面對一個有目標、有底線的政團,即使彼此政見不同,還是有可能談出一個雖不滿意,但仍可接受的結果;但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只想翻桌亂搞、製造混亂的對手,朝野就根本就不知從何談起。

早在去年6月國會擴權法案審議之前,各地的專業法學團體與輿論界就警告相關法條有違憲之虞,但藍白黨團不為所動,執意衝撞《憲法》;等到被憲法法庭宣告違憲之後,藍白黨團又惱羞成怒,無視輿論觀瞻地修法拿憲法法庭開刀。接著,在不顧任何法理與機關運作經驗對中央與地方預算進行乾坤大挪移,在人人皆曰不可地情況胡亂凍刪總預算。他們在立法院展現高度的紀律,但卻沒人敢與民團的訴求進行辯證;他們聽從黨鞭的號令一致舉手投票,但卻說不出自己刪凍了哪些預算,為什麼要刪凍這些預算。

一群只想製造混亂,盡幹一些損人不利己蠢事的政客(看看這場預算大屠殺結果害到自己執政的地方縣市),可能會為各種政治勢力所用,但絕對不會為選民所用。

今年五月變成總預算解凍月,看到行政院送來的每一件預算案幾乎不經質問即原封不動地解凍,其實是在暗示選民: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罷免是對的,應該努力地貫徹下去。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更多鏡報報導
大罷免完全是藍白自己搞出來的
鏡觀/放假與大罷免
預測國民黨「5次悲劇」超精準! 黃智賢嘆:大罷免投票前不再給藍營建議
更新時間|2025.05.23 07: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