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英國「亞洲酷兒藝術節」今(23)日至5月18日在倫敦登場,活動橫跨電影、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學等多元領域,由文化部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協力推動,邀請多位台灣創作者參與,展現台灣自由開放、多元包容的文化風貌與藝術能量。
亞洲酷兒藝術節(Queer East Festival 2025)為期4週,於英國電影協會南岸中心(BFI Southbank)、倫敦當代藝術協會(ICA London)、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QUEERCIRCLE酷兒藝術空間等多個指標性藝文與社區場館舉行。
在電影單元中,共有10多部台灣作品入選本屆放映節目,展現台灣影視創作對於性別認同、家庭關係、情感探索、社會運動、環境議題與權力結構等面向的深度關懷。自26日起將陸續放映包括林正盛《美麗在唱歌》、蔡明亮《行者》、陳若菲《強迫曝光》與《海角天涯》、彭紫惠與王品文共同執導的《春行》、李美彌的經典作品《未婚媽媽》、朱平《愛作歹》,以及台灣與新加坡合製、劉慧伶執導的《刺心切骨》等劇情長片。
短片選映包含陳志明《記憶列車》、陳彥竹《愛失禁》、莊詠翔《山雨欲來》、洪崇哲《肉身菩薩》、丁冠濠《合十》,以及台灣知名多媒體藝術家鄭淑麗多部經典作品《魚水之歡》、《與妻訣別記》、《保齡之性》、《指與吻》、《LOVEME2030》,完整呈現台灣酷兒影像創作的多樣面貌與國際視野,部分影片隨後並將於下半年巡迴至英國各地放映。
視覺藝術方面,藝術節將於格林威治的QUEERCIRCLE酷兒藝術空間展出跨領域群展《{guttural},,,{fleshless}》,邀集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共同參展。台灣裔美籍遊戲創作者Dri Chiu Tattersfield也受邀參與,展出結合電玩語彙與性別思辨的創作。
其他參展藝術家包含畫家Bontyanak、Oscar Chan Yik Long,以及表演藝術家Clarinda Tse與ZULAA,展品涵蓋繪畫、裝置藝術、遊戲實境與現場演出,打破觀看與參與的界線,帶來多感官的藝術體驗,展期自4月26日至5月17日止。
本屆藝術節也首度設立文學單元,邀請台灣酷兒文學作家紀大偉出席分享會,回顧其1995年出版的前衛科幻小說《膜》,並參加文學論壇,與詩人Eric Yip與作家Ewen Ma展開跨世代對談,探討亞洲酷兒文學的歷史變遷與未來發展。
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表示,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完成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也長期致力於倡議言論與創作自由,支持台灣作品參與藝術節,不僅希望展現台灣藝術創作在國際舞台上的實力與潛力,也希望藉此深化台英兩地在多元文化的交流與連結。
延伸閱讀:
(影)Taiwan Action第7彈「安太歲篇」把立法院妖魔鬼怪請出去 才能全國安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