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今(23)日表示,台灣同樣深諳抗暴之痛、尊嚴之爭。大屠殺的警示鐘聲穿透時空,對台灣人民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它們教導我們沉默的危險,仇恨的後果,以及防患未然的必要性。」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則說,作為一個文明的社會,政治可以有對立、立場可以不同,但對於歷史人權都應該展現基本尊重。
台灣民主基金會今下午舉行「2025年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包括總統賴清德、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何峰(Andreas Hofem)、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大屠殺倖存者Yehudit Biksz孫女Orly Sela等人與會。
活動先由Orly Sela分享她祖母遭到迫害的故事,並一度哽咽,也感謝台灣邀請她參加活動。
韓國瑜說,他聽完喉嚨好緊的感覺,心裡非常難過。他強調,作為一個文明的社會,政治可以有對立、立場可以不同,但對於歷史人權都應該展現基本尊重。
韓國瑜表示,緬懷受害者同時,領導者與公民都有責任傾聽、了解倖存者及受害者的心聲,並要採取行動避免可怕罪刑再次發生。他說,透過今天的紀念活動,希望讓民眾深刻了解歷史,也能學習以色列、德國,如何面對歷史悲劇,並再次攜手努力,避免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何峰說,非常感謝台灣的朋友,今年度能夠再次舉辦這場紀念活動,這是向這段記憶與人性尊嚴的普遍重要性致敬。他並說,對於以色列貴賓、倖存者以及其孩子與子孫,「您們的故事提醒著我們,所有的紀念活動都不是一個負擔,而是一項道德責任。這是我們這一年輕世代德國人們需繼承且尊重的責任。」
何峰強調,這樣的紀念活動,其核心價值不僅是保存這段記憶,更重要的是,同時重申「永不重蹈覆轍」的保證。
游瑪雅則說,台灣同樣深諳抗暴之痛、尊嚴之爭。大屠殺的警示鐘聲穿透時空,對台灣人民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它們教導我們沉默的危險,仇恨的後果,以及防患未然的必要性。」
游瑪雅指出,以色列擔任今年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的主席,呼籲全球夥伴承諾進行教育:「確保大屠殺的記憶不僅僅作為歷史,更作為一個警示和道德責任承諾對抗仇恨。」
游瑪雅強調,「只要我們所有人都銘記過去的教訓,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對抗仇恨和種族主義,我們就共同為人類創造了希望。」
延伸閱讀:
悼念猶太人大屠殺罹難者 賴清德:民主人權是抵禦專制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