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2日)台指夜盤續漲逾百點,因此今天(5日)台股會持續震盪走高,隨著台積電回補對等關稅缺口,台股有機會往21235挑戰。分析師謝明哲表示,目前KD指標(判斷股價強弱、尋找價格反轉點、進場出場的時機)已經來到90以上高檔,週二開始區間的低點會快速上移,週二後留意針對短線技術面過熱的修正,不過同時月均線也會在週三之後正式轉為翻揚,因此除非是特別超出市場預期的高關稅,月線應能成為下檔重要防守,就相對位置來看,週三後就會來到2萬點以上,整數關將成為下檔支撐。
回顧上周台股表現是連漲四天,其中的關鍵在於台股勞動節休市期間,謝明哲表示,美國經濟數據雖表現不佳,但因傳出美中開始電話溝通關稅問題,因此行情轉趨熱絡,上市櫃指數都是延續連漲,而本周反而是以上市指數漲幅更大,已經開始回補清明節後所形成的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股災的空方缺口。
從籌碼面來看,外資連續兩週的買超,台幣的升值上周進一步狂升,週五甚至創下至少是近20年以來單日最大升值幅度,這也讓外資的買超延續,但櫃買市場卻是站在賣方,主要是債券ETF為主,而投信持續買超,自營商則是上市站賣、櫃買市場站買。
謝明哲指出,融資是經過大減之後,開始出現回神,不過整體增加張數不多,目前籌碼還屬於有利多方的沉澱,因此並不會影響反彈,主要會影響還是看技術面過熱與關稅問題,券單則是持續增加,不過目前都也處於相對低檔,市場說的軋空並不存在券單、主要是軋空單為主。
上週強勢產業,謝明哲指出,機器人方面,包括台積電技術論壇談到機器人;特斯拉2029~30年每年可生產100萬台Optimus;消費電池領域,西班牙大停電,市場重新關注BBU題材;重電業指標,核三二號機5月17日除役,5月起用電量隨氣溫升溫而提高;工具機同樣反映機器人題材;銅箔基板CSP業者維持高資本支出,有利AI產業回溫。值得關注的是上周強勢產業完全沒有與前一周重疊,代表市場資金開始移轉,而有新的產業有新的契機。
分析師張貽程表示,歷經4月關稅戰,台股目前只跌460點,出現2929點超長下影線,不會再出現大跌,加上上週五大漲,預告大盤打完第二隻腳後,就已經完全回補股災缺口。當美國不可能再出更強烈手段,手上有什麼牌都被看光光了,股市就是會回到基本面反應。「美股牛市已經起頭,台股的新台幣也有大動作。」
張貽程表示,台幣狂升3.3%,讓台幣創單日升值紀錄,巨額資金絕不會是炒短線,且將引起一波波牽浪效應,很可能只是熱錢海嘯的前浪,外資連兩周現貨站買方,期貨淨空單僅2.2萬口,都顯示持續做多的心態。
新頭殼提醒您: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