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23:16 臺北時間

賴清德就職週年》史上第一次!只有台灣沒有中華民國 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演說

mm-logo
時事
賴清德就職週年》史上第一次!只有台灣沒有中華民國 賴清德總統就職週年演說

在執政屆滿一週年的時刻,總統賴清德於今(5 月 20 日)發表週年演說,回顧施政成果,展望未來願景。演說內容涵蓋國內災害應變、淨零碳排、全民健康、經濟佈局及民主深化等多項政策面向,展現政府對於國內韌性建構與國際參與的雙軌戰略。

相較過去歷任總統演說,此次通篇未提「中華民國」,改以「台灣」作為主要國家敘事,凸顯主體性與對外連結。

本次的就職週年演說共計可聚焦,「災害應變與國家安全」、「氣候變遷與永續政策」、「健康醫療與民生照顧」、「產業經濟與國際布局」、「民主治理與政黨合作」等五大面向,大多聚焦內政、在外交和兩岸關係上,則沒有太多著墨。

未提兩岸關係 聚焦國內內政、經濟

賴清德在本次演說中並未直接提及兩岸關係,但在被記者提問如何看待中國稱他為「和平破壞者」時,賴清德回應,「其實我們都知道侵略者才是和平的破壞者。」

賴清德進一步表示,台灣熱愛和平,他也堅定地追求和平,但不能對此抱有幻想,因此他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含強化國防力量;持續強化經濟發展韌性,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積極與國際友盟合作,以備戰來避戰;只要雙方維持對等尊嚴,他很樂意跟中國進行交流合作。

 總統賴清德今在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的陪同下,在總統府敞廳發表就職週年談話。 圖:張良一/攝
總統賴清德今在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的陪同下,在總統府敞廳發表就職週年談話。 圖:張良一/攝

37 次台灣、0 次中華民國、0 次中華民國台灣

本次賴清德總統週年演說,通篇以「台灣」為題,共提到37 次台灣,貫穿國家發展願景與國際定位,凸顯台灣作為民主社會與全球科技關鍵力量的核心角色。

相較過去都還會講提及「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字眼未見於文中,顯示其政府致力以「台灣」形象向國際溝通、對內建立共同認同。

以經濟政策為重點 強調對美貿易

針對經濟政策,賴清德強調台灣經濟發展以市場導向為核心,並在既有基礎上與菲律賓、印度、越南、泰國等更新投資保障協定,並與加拿大簽署投資促進與保障協議。未來也將持續與友邦推動投資保障及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台灣除與美國完成「台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也與英國簽署貿易夥伴關係協議。賴清德表示,台灣將積極洽簽更多自由民主國家的貿易協定,並持續爭取加入 CPTPP,深化全球經濟整合。

賴總統指出,台灣經濟需進一步調整體質,實現出口導向與內需擴大並重,強化科技研發的同時,也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並平衡軟體發展與硬體製造的能力。

賴清德列舉近年重大外資成果,包括英特格、美光、Google 等外企投資設施落成,並提到輝達宣布在台設立海外總部。他強調,透過引進先進技術與國際研發合作,將持續強化台灣經濟的韌性與全球競爭力。

 總統賴清德今在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的陪同下,在總統府敞廳發表就職週年談話。 圖:張良一/攝
總統賴清德今在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的陪同下,在總統府敞廳發表就職週年談話。 圖:張良一/攝

未提大罷免 但延續「更大的民主」

賴清德提到,台灣的民主一路走來,從來不是靠仇恨動員,而是靠公民參與、凝聚而成。我們不怕意見不同,因為民主的核心,就是在分歧中找到團結。

賴清德也再次強調,他始終相信,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過去一年,面對國內的政治局勢,我們透過朝野政黨,共組祝賀美國總統就職代表團,展現民主台灣團結一致,共同深化台美關係;我也依照憲法賦予總統的職權,開啟五院國政會商,希望達成和解、促進合作。

宣布將向在野黨主席簡報國安情勢

此外,賴清德也表示將提供在野黨主席重要國安情勢簡報。他表示,始終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因此,我將指示國安團隊著手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

賴清德強調,期望朝野政黨領袖,無論政治立場為何,我們都能夠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為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共商國是,攜手面對國家的各項挑戰。

 總統賴清德今在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的陪同下,在總統府敞廳發表就職週年談話。 圖:張良一/攝
總統賴清德今在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的陪同下,在總統府敞廳發表就職週年談話。 圖:張良一/攝

 

作者:JIM CHEN,報呱編輯。

本文轉載自報呱

延伸閱讀:

賴清德就職周年 民眾黨批:只感受台灣「逆風迷航、顛簸不平」

賴清德批中國:侵略者才是和平破壞者 對等尊嚴下樂意交流合作

更新時間|2025.05.20 23: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