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焦點再度轉向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強硬言論。川普公開表示,對歐盟「不尋求協議」,並揚言對歐洲產品課徵高達50%的關稅,同時針對蘋果公司在海外製造的產品提出額外25%的關稅構想,引發反彈聲浪。
歐盟多國領袖對此表達「極度失望」,並明確表示將採取對等報復措施。這場潛在的貿易衝突是否將重演美中貿易戰的老劇本,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分析師何基鼎表示,從川普過去行事風格觀察,他的貿易談判策略多半是「喊高開價、最後讓步」。此前與中國的關稅交鋒便以美方自行退場收場,實質影響有限。此次對歐盟喊出50%關稅,市場解讀為政治喊話居多,實際執行難度高。
何基鼎進一步表示,一方面,歐美貿易綁得極深,從精品(如LV、GUCCI、CHANEL)到汽車(賓士、Porsche、法拉利)均來自歐盟,若真實課稅,美國消費端將首當其衝,壓力將轉嫁至物價與企業利潤,美國內部反彈勢必升高。
同時,何基鼎也表示,對蘋果製造鏈加稅的提議也存在執行困難。根據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與賈伯斯的談話記錄,「iPhone 製造永遠不會回美」,美國缺乏完整的供應鏈與足夠勞動力支持消費型電子生產。現任執行長庫克雖不表態,但從未承諾回美設廠,反倒更可能持續依賴中國或東南亞。這也顯示,川普的政策若無法落實,僅為「市場短期干擾」。
另一方面,何基鼎也指出,台積電近期也向美方表達強硬立場,表示若對半導體課徵關稅,將大幅衝擊客戶需求,進而影響亞利桑那廠的1650億投資進度,反映台灣供應鏈對於美方施壓不再退讓。
「事實上,全球供應鏈早已高度整合,關稅干預只會造成雙輸,川普訴求雖強硬,但美國國內法規、司法體系與國會程序也往往讓其政策難以落實,預期美、歐終將達成協議,關稅不會一步到位落實。」分析師指出。
以下是何基鼎盤點這波關稅、台幣升值等消息,從題材、基本面來看,值得關注的族群類股:包括資產相關類股(新台幣升值 通膨題材):士電、士開、士紙、新紡;台積電供應鏈與先進封裝(CoWoS)族群:均豪、均華;基本面支撐的電子權值股:台積電、鴻海、廣達、聯發科、緯穎、緯創;東台因工作母機與電腦數值控制車床需求穩定;志聖因PCB材料設備需求穩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