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20:39 臺北時間

美中對峙!《BBC》分析3大問題成未來關鍵

mm-logo
時事

國際中心/陳慈鈴報導

美中對峙,雙方的動作成國際間關注焦點。(組合圖/資料照)

▲美中對峙,雙方的動作成國際間關注焦點。(組合圖/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台灣時間10日宣布,75國暫緩關稅措施90天,唯獨中國關稅被提高至125%。頓時,從全世界變成美中之間的較量,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BCC》分析川普發動貿易戰的目的,對於一個反中言論殺進白宮的政治家來說,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報復,而是他第一任期內「未完成的志業」。至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取決於3個關鍵問題。

報導指出,突然間川普貿易戰不再是對世界各地開戰的全面鬥爭,而更像是川普所熟悉美中戰爭。川普發動貿易戰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顛覆以中國為世界工廠的全球貿易系統,還有支持這個體系,以及曾被廣泛接受的觀點——「與中國貿易多多益善」。關於接下來會可能發生什麼,取決於3個關鍵問題。

首先,中國是否會接受與美國談判的提議?其次,假設中國接受提議,是否也願意作出美國所期望的重大讓步?包括徹底改革其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模式。如果要回答以上2個問題,須要抱持謹慎的態度。原因是中國對其經濟力量的願景,與民族復興和一黨制至上的理念緊密相連。例如,考量到中國對資訊領域的嚴密控制,就意味著北京不太可能放寬對美國科技業的限制。

最後,第3個問題,美國是否仍然相信自由貿易?川普經常稱關稅是一件好事,不僅僅是達成某個目標的手段,也是作為目的本身。川普還談到保護主義屏障對美國的好處,以此來刺激國內投資,鼓勵美國企業將海外供應鏈帶回國內,並提高稅收。如果北京認為這確實是關稅的主要目的,可能會認為根本不需要談判。

如此一來,世界上2個最大強國,恐怕會陷入「贏者全拿」的經濟霸權之爭中,而不是提倡經濟合作的理念。若真是如此,那很有可能象徵著舊有共識的破裂,並迎來一個截然不同、甚至是非常危險的未來。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台美談判關鍵90天!下一步將進入「這階段」 有機會赴美產業一覽
跟進美國「125%關稅」?中國商務部回應了 14字重申中方立場
國民黨提離島自經區付委排審 黃捷痛批幫中國「洗產地」:立即撤回
川普大轉彎「32%變10%」!網朝聖趙少康批賴清德貼文:翻車了

更新時間|2025.04.10 21: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