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中國信託銀行與橋頭地檢署簽署「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合作備忘錄,串聯北中南防詐網;兆豐投信則深入社區推動樂齡防詐教育,齊力守護民眾財產安全。(圖/業者提供)
詐騙猖獗、手法日新月異,已成為全民財產安全的最大威脅之一,尤其針對高齡者、數位弱勢族群下手,更加令人髮指。面對此嚴峻挑戰,國內各大金融機構紛紛挺身而出,主動與司法機關合作,透過強化金融監控、推動防詐教育等多元管道,攜手打造嚴防嚴打的反詐防線,共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詐騙問題亦隨之升溫,特別是高齡族群屢成詐騙集團鎖定對象。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24年第四季全台因詐騙造成財損高達新台幣200億元,其中65歲以上高齡者受害比例最高。為因應此現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與台灣橋頭地方檢察署(簡稱「橋頭地檢署」)於11日正式簽署「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合作備忘錄,完成與北中南五大地檢署的防詐連線,強化跨區聯防機制。同時,兆豐投信也啟動社區金融宣導行動,攜手民間共同築起「樂齡防詐網」,正面迎擊日益精密的詐騙手法。
此次中信銀行與橋頭地檢署的合作,是繼士林、台北、新北及台中地檢署後,第五個簽署「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的檢察機關,透過地檢署回饋偵辦案件中所掌握的風險關聯態樣,協助中信銀行進一步強化防詐監控機制。橋頭地檢署檢察長張春暉表示,檢警與銀行的雙向合作不僅提升偵查效率,也有助於溯源查緝詐欺集團,建構更安全的金融環境。
中信銀行總經理楊銘祥則感謝五大地檢署對中信銀行的支持,表示此合作將可提升通報機制的精準度,加快辨識並即時管控可疑帳戶,從源頭阻斷不法金流,守護民眾財產權益。中信銀行自2023年起便已與高雄、台南、橋頭三地檢署建立「異常帳戶預警通報機制」,透過與刑事警察大隊合作,對疑似詐騙車手進行現場盤查,已成功加速多起詐騙案件的偵破。
另一方面,兆豐投信則聚焦高齡族群防詐議題,近期於台中藍興里及公園里舉辦多場防詐講座,以「5D反詐行動」為主軸,強調「不接陌生來電、不點未知連結、不聽投資明牌、不怕莫名威脅、不給個人資料」,並深入剖析假投資、網拍、AI語音及偽公務機關等新型詐騙手法,協助長輩建立防詐反應與風險意識。兆豐投信表示,透過有系統的金融教育與理財觀念傳遞,期能從根本減少詐騙受害機率,守護高齡及弱勢族群的財富安全。
從政策結合金融機構到深入社區推動教育,台灣正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防詐機制。中信銀行與地檢署攜手構築科技監控防線,兆豐投信則以人本關懷守護高齡財務,兩者共同寫下全民防詐新篇章。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新聞幕後/他揭開「美國製造」回不來真相 背後竟藏國防危機
. 體驗經濟當道!「這場」展成為品牌搶佔消費者荷包的新戰場
. 公益與永續同行 彭雪芬領萬名女性自信開跑
. 川普突然開竅?回歸科技美元正軌 謝金河預感「台灣吉兆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