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廣交會被視為「中國外貿晴雨表」,中國出口商苦尋新市場,短期內難彌補美國損失。(圖/百度)
中國廣交會於4月15日揭幕,作為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後的首次大型出口展,展場氣氛卻顯得異常冷清。不少參展商坦言,自美方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45%後,美國訂單幾乎全面中斷,整個市場宛如「凍結」。面對這場貿易風暴,廣交會這項有「中國外貿晴雨表」之稱的國際展會,也難掩出口前景惡化的憂慮。
根據主辦方資料,今年報名的海外買家中,來自美國與歐洲的比例僅約10%,遠低於去年11月秋季廣交會的約20%。路透社報導指出,大部分接受訪問的中國出口商均表示,美國的訂單不是被推遲就是被取消,而這類訂單原本是維繫企業營運的命脈。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有賴於數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如今美國市場的迅速降溫,無疑對整體經濟構成巨大壓力。
多家企業皆發出警訊。一家醫療器材公司負責人坎迪斯李直言,在關稅調升至145%後,公司與美國客戶的合作完全中止,新市場難以短期內開拓,企業不僅面臨削減工時的壓力,更可能最終走向裁員。同樣面臨困境的還有康茂電子,其市場經理李先生指出:「這事關生死,因為我們60%~70%的業務都依賴美國客戶。」
不只如此,來自深圳的藍盾環保科技雖表示歐洲銷售有小幅增長,但美國市場則已完全停擺。另一家揚聲器製造商Zealot也因Skechers取消3萬件訂單陷入窘境,銷售經理杜先生透露,公司只能靠其他海外市場勉強維持營運。
美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之一,年出口額超過4,000億美元。如今面對訂單消失,多數出口商正考慮將產線或銷售重心移出中國,以分散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4月15日美國白宮網站公布一份有關232條款的「事實清單」,其中提及中國出口產品未來將面臨最高達245%的關稅。儘管已有逾75國與美國洽談新貿易協議並獲暫緩措施,但中國因持續反制行動而被排除在外。此次廣交會將持續至5月5日,在關稅壁壘升高與市場不確定性加劇的雙重衝擊下,最終成交成績仍充滿變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這家台灣鞋廠深藏印尼深山 謝金河:國際潮鞋高毛利全靠它撐場
. 散戶到底多勇?總受益人數屢創新高 台股跌愈兇ETF買愈多!
. 00919又發錢了!百萬人領9千睡醒就賺到 法人看好配息續航力
. 台灣餐飲出海!投資3500萬搶佔日本市場 「這家」鍋物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