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首日,上午第一堂考社會科。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今、明登場,今日上午第一堂考社會科。由3名社會科教師組成的解題團隊認為,今年試題「難易適中」,這次社會科試題持續重視資料解讀及圖表轉譯能力,圖表試題占比5成,試題取材橫跨學科整合、生活化,其中包含碳匯、失智症引發法律糾紛等時事觀念都入題。
今年社會科試題共54題,皆為四選一的選擇題,第1~42為單題,第43~54題為題組題。圖表型試題佔比為50%。社會科解題教師表示,今年試題編排由淺而深,符合「難易適中」的原則,評量學生不同層次能力的學習成果,並能將學科知識的學習與日常生活經驗相連結;部分試題著重跨科整合與資料解讀,學生必須具有統整和轉譯所學知識的能力,方能作答。
社會科解題教師指出,為了符合素養命題情境的鋪陳,部分試題的題幹稍長,文字閱讀量與過去相當,在時間內仍可從容完成作答。持續重視資料解讀及圖表轉譯的能力,在試題設計上,除了文字敘述外,也重視使用各種圖表、照片等不同形式呈現資料,藉以評量學生是否能運用社會領域所學習的相關內容,適當解讀相關資料。
此外,今年試題取材更加生活化,貼近人類生活相關議題,力求學生學習內容與生活的連結,例如第31題,本題以去北大武山登山,在山路上看到的歷史建築與紀念碑碑文為素材,學生須根據題文中摘譯的碑文內容及撰碑者身分,判斷這些歷史建築興建的時局背景為何。
試題取材與時事新聞相連結,著重學科知識的實用性。例如第38題,本題以新聞報導有位失智症患者將土地、房屋贈送給陌生人的糾紛為素材,小明的家人擔心患有失智症的爺爺會做出類似行為而導致權益受損,便向律師諮詢。律師建議家人可向法院提出聲請,對爺爺做出監護宣告,學生須依據學科知識判斷律師的建議是希望達成何項法律效果。
這次社會科試題取材中也加入對社會公共議題的關注及全球環境的關懷,例如第30題,本題以「碳匯」為素材,為了達成 2025 年「碳中和」目標,各國除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之外,也要積極擴大國家的碳匯,學生需根據題幹中對碳匯的解釋及相關知識概念判斷,若要增加一國的碳匯,何種方法最為適切。
跨學科整合方面,社會科解題教師以第11題為例,本題以一間跨國咖啡公司打算在某國的傳統文化觀光區設立分店,卻與當地建築、飲食習慣不相容而引發居民抗議為素材,該公司為降低當地的反彈聲浪,除了採用相容環境的色系,還將英文招牌改用當地文字呈現,並增加當地料理特色的創意餐點。學生需運用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的學科知識,判斷跨國公司的舉動與何者最相符。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台灣醬油1大致命傷!一堆人狂罵 老牌大廠認跟食安有關
. 5種病毒一起爆!醫驚:孩高燒驗出「不只1病毒」、流行不管季節了
. 17.5萬考生迎戰會考!注意NG行為別踩 手機「國家級警報響」也算違規
. 板中新校長遭學生嗆聲!名醫無奈「台灣變了」:10年前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