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18:35 臺北時間

獨/抗煞首位殉職醫 父22年來用祂名行善

mm-logo
時事

記者張雅筑/採訪報導

SARS疫情曾帶給台灣社會極大的傷害,其中台北市立和平醫院還因院內感染被迫封院14天。(圖/資料照)

▲SARS疫情曾帶給台灣社會極大的傷害,其中台北市立和平醫院還因院內感染被迫封院14天。(圖/資料照)

2003年在對抗SARS時,有數名醫護人員無辜受封院之苦,甚至殉職犧牲。當時全國首位殉職的醫師相當年輕,是年僅28歲的林重威,他過世後,父親特別以他之名成立基金會,回到家鄉澎湖幫助弱勢孩子念書。時隔多年,林重威基金會依舊默默在行善助人,總計約幫助了2、3千名學生。林重威父親林亨華表示,他們不願意特別宣傳或募款,錢夠就用善款來幫助孩子,遇到不夠的時候就他自掏腰包。

22年前的SARS疫情帶給台灣極大的恐慌,也帶給台灣醫療和人類的理性與尊嚴相當大的考驗,而這些深深影響我國往後的醫療發展,特別是COVID-19疫情的防疫策略。談到SARS,大家最深刻的莫過於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封院事件,那時院內出現群聚感染,醫院被迫封院14天,上千名醫護人員和病患強制集中隔離,最後造成57名醫護人員和97位民眾染疫,總計30人死亡。

知名導演汪怡昕以2003年台灣爆發SARS事件為背景改編創作迷你影集《和平歸來》,(上圖)當時受訪談到劇中部份情節時,汪怡昕難掩心中情緒,還一度哽咽落淚。(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

▼▲知名導演汪怡昕以2003年台灣爆發SARS事件為背景改編創作迷你影集《和平歸來》,(上圖)當時受訪談到劇中部份情節時,汪怡昕難掩心中情緒,還一度哽咽落淚。(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

知名導演汪怡昕以2003年台灣爆發SARS事件為背景改編創作迷你影集《和平歸來》,(上圖)當時受訪談到劇中部份情節時,汪怡昕難掩心中情緒,還一度哽咽落淚。(資料照/記者張雅筑攝)

雖然事後很多人都會形容這些醫護人員是「英雄」,甚至感謝他們的犧牲奉獻讓台灣對於COVID-19疫情的防疫有了前車之鑒,但許多當年倖存下來的醫護人員回憶當時都形容,在封院的那兩個星期裡,他們彷彿是惡魔而不是英雄,甚至他們根本不想被當成英雄,「那時的無奈和求救無門,真的是身心俱疲的,好像離死亡很近,但又得救眼前的病患,可是我們自己的狀況也很糟,現在想起來真的只能說,那時候夠年輕,才有那膽識,加上有阿長和前輩鼓勵,還有外面等我們的家人,所以才挺過來。」

當年台灣首位抗煞(SARS)殉職的醫師相當年輕,是年僅28歲的和平醫院住院醫師林重威。來自澎湖的林重威在2003年3月27日剛退伍,7月才要到原本申請的國泰醫院接受專科醫師訓練,但因距離報到還有一段時間,他應邀在4月1日去朋友服務的和平醫院當短期醫師,豈料遇上來勢洶洶的SARS疫情。林重威當時被推上火線面對疫情,滿腔熱忱和視病猶親的他完全不卸責,即便自己已經染疫了,仍服務到倒下的前一刻。

當年上千名醫護人員和病患強制集中隔離,最後造成57名醫護人員和97位民眾染疫,30人不幸病逝。(圖/資料照)

▼▲當年上千名醫護人員和病患強制集中隔離,最後造成57名醫護人員和97位民眾染疫,30人不幸病逝。(圖/資料照)

當年上千名醫護人員和病患強制集中隔離,最後造成57名醫護人員和97位民眾染疫,30人不幸病逝。(圖/資料照)

最後林重威不敵SARS病毒,成為全台首位殉職醫師,讓雙親白髮人送黑髮人。更讓人鼻酸的是,父親林亨華還用愛子殉職的賠償金成立「林重威基金會」,除了是延續父親的兒子的愛外,更是做爸爸的想幫他完成生前未完成的願望,就是對家鄉的地方醫療水準提升、人才的培育和繁榮與進步。因為林重威的雙親都是從事教育工作的,所以最後決定該基金會善款主要照顧弱勢就學中的孩子,協助他們繳學費、買午餐和添購參考書等,此外也會每年撥給定額款項給高中職供圖書館添購新書,使學子們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能汲取新知。

台灣首位殉職醫師林重威,當年年僅28歲,他在倒下前一刻仍堅守崗位醫治病患。(圖/資料照)

▼▲台灣首位殉職醫師林重威,當年年僅28歲,他在倒下前一刻仍堅守崗位醫治病患。(圖/資料照)

台灣首位殉職醫師林重威,當年年僅28歲,他在倒下前一刻仍堅守崗位醫治病患。(圖/資料照)

林亨華表示,對於兒子殉職一事,已經過去很久,也是他們此生莫大的傷痛,所以不願多談,但關於基金會的事情,記者詢問道:「已經過了22年您們還在運作嗎?我發現您們基金會相當低調,沒有太大的宣傳和報導。」得到的答案讓人非常動容和鼻酸,林亨華說,當然還在運作,會一直運作、幫忙這社會上的孩子下去,然後我們也不想、不願意去募款或做什麼廣告,就低調的去照顧、幫助需要的學生就好。據悉,基金會一年善款約100多萬元,目前已幫助2、3千名學生。林亨華說,若善款充裕的狀況下就運用善款就好,不夠的話他就會自掏腰包,反正生活過得去就好。

最後記者向林亨華確認談話內容能否報導,他非常直率地說:「妳願意寫妳就寫,妳想報導就報導,謝謝。」對每個父母來說,喪子之痛是人生最悲痛的事之一,要他們重新回憶和講述當時的事情幾乎是直戳痛處,但相信他們一定以自己的兒子林重威為榮,同時也希望「林重威」這三個字、這個名字不只他們的家人記得,希望台灣社會也能記得,記得有名年輕醫師曾經為我國的醫療熱血付出,他不僅救人也救了台灣往後的醫療和防疫。

★點選網址瞭解更多【林重威基金會】資訊:https://reurl.cc/AMYdKe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獨家/科技業高管摔癱 愛妻不離不棄!坐輪椅等電梯沒人讓:等下一班吧
獨家/新手媽有身障手冊 她淚照顧唇腭裂兒:我很笨但會努力當個好媽媽
獨家/自己就是過來人…曾露「疤痕」鼓勵患者 暖醫送家長這段話催淚
獨家/兩子遭撞死 官司3年才定讞!母淚求肇事者快入獄:給孩子們交代

更新時間|2025.05.20 19: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