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詹宜庭/台北報導
▲針對學生不滿教育部推動到校手機集中管理,民進黨立委呼籲教育部要落實校園民主。(圖/蔡易餘辦公室提供)
教育部昨日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訂定國民中小學應由學校或各班以集中方式保管,高級中等學校則經由校內討論以統一的方式管理,有高中學生不滿,聚集教育部門口抗議,認為此舉過於倉促,且政策過程更缺乏學生代表參與。綠委吳沛憶、蔡易餘、黃捷、陳培瑜今(22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要落實校園民主,手機管理決策過程要納入學生意見,並要分級管理及因校制宜。
吳沛憶、蔡易餘、黃捷、陳培瑜上午與學生團體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台灣青年民主協會、高雄學生民主聯盟共同召開記者會。吳沛憶表示,校園手機管理議題牽涉的不僅是手機使用,而是校園民主、程序的正當性以及學生的主體性。她認為,應該要秉持三項原則:第一,要多溝通傾聽,草案要事先預告蒐集意見,彙整討論後才可定案;第二,要分級管理,不同學習階段可以有不同規範;第三,要納入學生意見。此外,透過討論可以帶來更多自律、更少衝突,目前草案預告期至6月1日,尚在意見蒐集階段,呼籲教育部要守護「傾聽學生」的價值。
蔡易餘指出,手機使用管制應依學生教育階段,採取分級的管理措施。在國中小階段,學生尚處於身心發展與價值觀養成期,應協助其建立正確使用數位產品的觀念,因此宜採取較嚴格的限制。至於高中階段,學生自主能力較為成熟,應鼓勵其自主管理手機使用,並將數位科技有效融入學習,展現彈性與信任的教育理念。蔡易餘強調,教育現場不應忽視學生的聲音,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有充分機會表達意見。學校應積極引導學生依循相關程序參與討論與決策,落實校園民主精神,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公民參與與責任。
黃捷說,修正草案已在Join平台公告,短短數小時內便湧入大量學生留言,內容相當具有參考價值,不乏對政策的具體建議,以及對程序正義的關切,顯示學生高度關注,也凸顯此一政策不應倉促推動。然而,回顧整體草案制定過程,青年團體普遍被排除在外,暴露出目前諮詢機制的不足。因此,她呼籲教育部,應在公告階段就落實校園民主,除了透過Join平台蒐集意見,更應分區舉辦實體座談,廣泛傾聽學生與教師的聲音,細緻調整政策方向,避免貿然上路,在教學現場引發更多爭議。
陳培瑜提到,現行教育部所提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雖然已明列分級管理以及納入高中校園民主機制,但仍須面對學校統一管理不易、手機損壞、被竊的風險由誰承擔等問題。她呼籲,教育部不應把手機當做是管制物品,而應透過學校的教育,教導孩子們正確使用手機,並且防止過度沉迷的情形發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金針菇明天見」實境秀!醫曝大腸鏡驚人照:整朵菇類在裡面
. 葉丙成演講遭大學生「4連問洗臉」秒收包包閃離 完整火爆影片曝光
. 不滿鄰居違規養狗「犬吠不止」 他投訴2年未果乾脆放2巨蛇堵門
. 明年寒假後上3天課又放春節!教育部擬「補課方案」2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