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蔣季容報導
▲醫師提醒,一週至少要觀察一次自己的便形、顏色、氣味與尿量。(示意圖/資料照)
多看大小便,為健康超前部署!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一週至少要觀察一次自己的便形、顏色、氣味與尿量,如果尿量太多要留意是否糖尿病、尿崩症;尿少則要小心慢性腎衰竭或脫水。
黃軒今(23)日在臉書表示,多數健康成年人每天會排便1-2次,且大約落在早晨起床後或早餐後。 腸道習慣穩定,代表腸蠕動與飲食作息協調;若時間、次數忽然大亂,可能是腸胃出狀況。
黃軒說明,每週少於3次,或排便得拚命用力、糞便乾硬,就算便秘。長期便秘可能與大腸癌、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有關。別只靠瀉藥,應先檢視飲水、纖維與運動量,再諮詢醫師。至於一天跑廁所好幾趟、大便成水狀或糊狀,就是腹瀉。食物中毒或腸胃炎最常見,但若持續超過一週,要小心腸道發炎、肝膽問題甚至胰臟腫瘤。
小便部分,黃軒指出,入睡後需起床排尿超過2–3次,男性要特別留意是否前列腺肥大或泌尿道感染;女性若伴隨骨盆鬆弛症狀,也需婦科檢查。至於尿液顏色若呈粉紅、紅色甚至帶血絲,都屬異常。該狀況在腎結石最常見,但膀胱癌、腎癌、泌尿道腫瘤也會出現血尿,務必捉緊黃金就醫時間。
黃軒提醒,每日尿量正常約1000–2000ml,若是少尿或無尿,可能是慢性腎衰竭或脫水;多尿的原因則可能是糖尿病、尿崩症或利尿劑使用,都有機會把數字推高。
黃軒強調,健康不只看體重與血壓;每天的大小便其實才是最貼身、也最誠實的健康筆記本,建議一週至少觀察一次自己的便形、顏色、氣味與尿量,若症狀明顯或持續超過兩週,應盡快找醫師檢查。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連3起脫序行為!列車長遭賞巴掌「最新病況」曝光 台鐵祭2大措施
. 明起變天雨炸全台「驟降逾10度」!這天又一波鋒面
. 兒吐血整晚!狠媽未送醫「隔天投保2億」 他8小時後身亡
. 咖啡喝對時機「壽命增1.8年」!醫曝長壽關鍵:死亡風險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