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22:48 臺北時間

搭機「1行為」超NG 空服員嘆:自找危險

mm-logo
時事

生活中心/楊惟甯報導

經常有人飛機才剛停妥就急忙起身拿行李。(示意圖/AI生成)

▲經常有人飛機才剛停妥就急忙起身拿行李。(示意圖/AI生成)

飛機剛落地、警示燈剛熄,許多旅客便迫不及待解開安全帶、起身開置物櫃,試圖搶先一步取出行李。這樣的畫面在各大機場航班中早已司空見慣,但近日有空服員坦言,其實這個「早起一步」的動作,不僅無助加快下機速度,反而大幅提高受傷風險,呼籲乘客應提高警覺、停止這種「自以為聰明」的行為。

一名網友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起討論,表示自己每次搭飛機都很納悶,為什麼飛機才剛降落,就有一堆人「急著站起來拿行李」。他不解表示,「明明艙門就還沒打開,根本還下不了飛機,走道上就已經塞滿人」,好奇大家是在急什麼、明知動不了為何搶著起身,更直言塞在走道上只會讓整體更混亂吧。

貼文曝光後迅速引發網友共鳴與熱議,不少人也提出自己「必須起身」的理由。有人直言:「坐太久很難受,站起來只是想伸展,拿行李只是順道。」也有人說:「我趕轉機,每分每秒都關鍵」、「飛機落地後廁所大排長龍,早點行動就不用跟人擠」、「怕免稅品被人順手牽羊」、「轉機時間短、入境不想排隊、想上廁所、還有就是想要先把我的行李拿下來」。

另外也有網友表示,大家起身就像連鎖反應,目的其實不只是「想快」,更多時候是一種群體心理作祟,「我知道站著也沒用,但就不想比別人慢一步,哪怕只是那一點點。」

空服員表示,最快的下機方式是「依序動作」。(示意圖/unsplash)

▲空服員表示,最快的下機方式是「依序動作」。(示意圖/unsplash)

但據《太陽報》報導,一位擁有多年經驗的空服員則表示,乘客急著起身、拿行李的行為「是我們最討厭的行為之一。」她指出,在飛機尚未完全停妥、艙門未開的狀態下起身行走,風險其實非常高,「就像在高速公路還沒停車時,突然解開安全帶、想下車,這種行為不僅危險,也對旁人造成困擾」。

她強調,飛機在滑行階段若出現煞車或意外狀況,站立乘客最容易受傷,而這些傷害往往都是不必要且可避免的,「我們常在降落後處理更多乘客受傷事件,原因就是大家太心急了。」

她表示,其實最快的下機方式是「依序動作」,大家按順序起身、輪流拿取行李並排隊,反而能節省時間。「你硬擠到前面,還是會被前方人潮擋住,不如穩穩來。」她甚至語帶無奈地補充:「再怎麼快,我們還是會在護照檢查處或行李轉盤見面,這幾步路差不了多少。」

除了急著起身,另一位空服員也分享,最討厭乘客在登機時長時間滑手機或戴降噪耳機,「有些人會沉浸在手機裡,忽略了周遭狀況,像是隊伍已經移動了他卻還停在原地,甚至會撞到其他人引發爭執」,或沒有意識到排隊路線已經移動,造成延誤登機,導致航班延遲起飛。對此,她便建議旅客,在登機過程中保持專注,「等坐定位再戴耳機、聽音樂也不遲。」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桃機禁用「1款行李箱」!日本上路就開罰 全球5大機場祭禁令
不是北車!內行曝搭機捷「最佳轉乘點」 5分鐘神路線曝光
搭飛機遭「禁止拍照」!1規定超多人不知 他驚:搭機20幾年首聽說
別急著睡覺!「長途經濟艙」生存指南 上機先做1事舒適度秒提升

更新時間|2025.05.24 23: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