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韻璇報導

今(16)日持續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的天氣,氣象署提醒,台灣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晴到多雲,午後南部地區及桃園以南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今晚起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至於熱帶擾動何時有機會增強為今年第17號颱風「米塔」,以及未來動向,氣象專家都進一步說明。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洩天機教室」專欄中指出,最新(15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16)日各地晴朗,白天酷熱全臺最高氣溫達38度以上,紫外線強,注意防曬、防中暑;午後山區偶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恆春半島及花東偶有局部降雨的機率。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4至38度、中部23至36度、南部23至37度、東部22至36度。
吳德榮表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明日至週六(17至20日)大低壓環流外圍的水氣逐日漸增,東半部及恆春半島的局部降雨、逐日增大;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平地受到影響的區域、逐日增多,有大雷雨發生的機率;明日北台仍有極高溫,週四起各地高溫雖稍下降、仍偏熱。下週日(21日)水氣略減,各地晴朗炎熱,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下週一(22日)「熱帶系統」外圍接近,大台北及宜花轉有雨,雖無冷空氣,高溫仍因雨而微降,其他各地仍偏熱。
此外,針對熱帶擾動影響,吳德榮透露,最新歐洲系集模式(ECMWF)模擬顯示,在大低壓環流內、原穿過菲律賓的「熱帶擾動」,已無發展,另一「擾動」在菲律賓東方取而代之,將通過呂宋島北端,經台灣西南方海面,朝廣東前進,成颱機率仍偏低30%,但間接增多大低壓環流外圍的水氣,加大週四至週六的降雨潛勢。

值得注意的是,吳德榮指出,末期的「熱帶擾動」,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發展,其成颱機率已調高至70%。最新歐洲模式21日20時模擬圖的位置在台灣東方海面,朝巴士海峽前進;美國模式21日20時模擬圖的位置,亦在台灣東方海面,朝台灣前進;兩模式模擬的動向,有顯著差異。故其對台的威脅程度?仍有「不確定性」,應持續觀察。
氣象署預報員曾昭誠也表示,位於關島周邊的熱帶擾動,在往台灣南方移動的過程中,強度有發展空間,不排除下週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或是米塔颱風,預估路徑從台灣南方通過,也可能往菲律賓、巴士海峽移動,目前各模式分歧大,仍有待觀察。
天氣粉專「觀氣象看天氣」則透露,根據最新預測模式,「美國模式預測將朝台灣東北部海面而來、歐洲模式預測往呂宋島東北部海面、AI模式則預測往巴士海峽北部」,各模式均預測此低壓系統將發展為既強又大的颱風,一旦成颱,將會是今年第17號颱風米塔。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 國民黨主席之戰!「他」沒人看好民調卻第一 沈榮欽驚曝中國媒體力挺
. 柯文哲維持7000萬交保!柯美蘭要小草們「暫停抗議」:直到一審開庭
. 宜蘭高職生上課到一半「突拿水果刀猛刺同學2刀」!男學生裁定收容
. 國高中改「10點上課」!近萬人附議成案了 教育部這天前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