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發生率逐年攀升,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平均每10萬人就有5人罹患此惡性疾病,死亡人數與死亡率持續增加,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且檢查不易,被稱為「沉默癌王」。有位婦人因背痛就醫,照內視鏡超音波後,赫然發現胰臟有顆3公分大的腫瘤。肝膽腸胃科醫師林相宏提醒,出現5大症狀千萬不可輕忽,應立即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林相宏在臉書分享一名60歲婦人的病例,過去有糖尿病史,近期1至2週身體總感到不舒服,不只胃悶,飯後連喝水都會打嗝,吃不下太多東西,很容易就飽,體重稍微下降1公斤。以為是胃潰瘍就自行服藥,但左腰和背部一直痠痛,家人驚覺不對勁馬上帶她到醫院,透過胃鏡、大腸鏡跟胰臟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後,真的在胰臟尾部靠近背後的地方,發現一顆3公分的胰臟癌,醫生隨即安排她接受手術治療。
林相宏強調,自己經常衛教,上腹痛不要都以為是胃的毛病,尤其連帶背痛,一定要小心胰臟或是膽的問題。他列出胰臟癌5大症狀示警,若集滿的話,千萬不可輕忽: 腹痛:大部分都在肚臍以上胃的附近,不是非常疼痛的感覺,就是一陣一陣悶悶的不舒服,吃了胃藥也不會完全改善。 背痛:因為胰臟靠近脊椎背後的地方,當有腫瘤壓迫到附近的器官或是神經時,就會連帶有背痛的感覺。病患常常會先跑去看復健科、骨科或是泌尿科,卻忽略胰臟的問題。 噁心想吐:胰臟與消化有關,所以症狀一般在飯後會更加嚴重,會覺得很容易飽吃不下,最終造成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 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調控血糖,突發的糖尿病,尤其50歲以上族群,更要小心胰臟問題。 黃疸皮膚癢:膽囊胰臟本一體,當胰臟有腫瘤時會阻塞膽汁,造成黃疸皮膚癢,特點是可能黃疸嚴重但是疼痛不明顯。
林相宏在臉書分享一名60歲婦人的病例,過去有糖尿病史,近期1至2週身體總感到不舒服,不只胃悶,飯後連喝水都會打嗝,吃不下太多東西,很容易就飽,體重稍微下降1公斤。以為是胃潰瘍就自行服藥,但左腰和背部一直痠痛,家人驚覺不對勁馬上帶她到醫院,透過胃鏡、大腸鏡跟胰臟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後,真的在胰臟尾部靠近背後的地方,發現一顆3公分的胰臟癌,醫生隨即安排她接受手術治療。
林相宏強調,自己經常衛教,上腹痛不要都以為是胃的毛病,尤其連帶背痛,一定要小心胰臟或是膽的問題。他列出胰臟癌5大症狀示警,若集滿的話,千萬不可輕忽: 腹痛:大部分都在肚臍以上胃的附近,不是非常疼痛的感覺,就是一陣一陣悶悶的不舒服,吃了胃藥也不會完全改善。 背痛:因為胰臟靠近脊椎背後的地方,當有腫瘤壓迫到附近的器官或是神經時,就會連帶有背痛的感覺。病患常常會先跑去看復健科、骨科或是泌尿科,卻忽略胰臟的問題。 噁心想吐:胰臟與消化有關,所以症狀一般在飯後會更加嚴重,會覺得很容易飽吃不下,最終造成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 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調控血糖,突發的糖尿病,尤其50歲以上族群,更要小心胰臟問題。 黃疸皮膚癢:膽囊胰臟本一體,當胰臟有腫瘤時會阻塞膽汁,造成黃疸皮膚癢,特點是可能黃疸嚴重但是疼痛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