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06:00 臺北時間

食材亂冰恐中毒!營養師點7大「保存地雷」 油品放爐旁也NG

mm-logo
時事
食材亂冰恐中毒!營養師點7大「保存地雷」 油品放爐旁也NG

你都怎麼處理沒吃完的食物呢?有些人覺得把剩食放進冰箱就好了,其實不然,熟食、蔬果只要保存不當就可能培養出細菌,稍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因此生病,營養師林品瑄就列出7大保存食物的迷思,糾正錯誤觀念,防止致命病菌產生。

營養師林品瑄在個人YouTube頻道「營養師品瑄」發布影片,點出食物保存的重要性,2024年寶林茶室案震驚全台,造成33人食物中毒,6人器官衰竭死亡,追查後發現員工並未將拆封後的「粿條」放回冰箱,反而放置在鄰近地板與水溝的置物籃內,最久離開冰箱63小時以上,粿條產生「邦克列酸毒素」,又交叉放置新鮮與常溫粿條,釀成台灣史上死傷最嚴重的邦克列酸中毒案,林品瑄揭密了7個錯誤的食材保存觀念,有些家庭在不知不覺間就犯下錯誤,恐怕釀成悲劇。

熱食不能放冰箱?

有些長輩認為不要將熱食馬上放進冰箱,一定要等放涼了才能冰,否則冰箱會壞掉,林品瑄表示,只要食物在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細菌可能就會開始大量繁殖的「危險溫度帶」60至70°C,建議食物稍微降溫到50至60°C就快速裝盒、降溫、冰冷藏,有效抑制細菌孳生,湯品則是放進淺盤,讓降溫時間縮到最短。

熟食生食不用分層放置?

林品瑄提醒,熟食應該放置於冰箱上層,生食則是下層,避免生食的血水或細菌滴落,造成交叉汙染。

冰箱溫度不夠低?

冰箱冷藏室溫度需一直保持在7°C,準備溫度計定期檢查。

保存空間太滿?

冰箱裡食物存放比例建議不要超過70%,否則內部空氣不夠流通,食材溫度不均勻,讓保鮮效果大打折扣。

食物放冷凍就不會壞?

普遍認為低溫可以殺菌,但家用冰箱的冷凍庫溫度區間是-12至-19°C間,雖然這種溫度確實能讓部分微生物停止活動,但沒辦法殺死寄生蟲與大部分細菌,即使外表看起來沒有腐敗、發霉,但食物本身可能早已過期,肉類3個月內要食用完畢,海鮮則是2週內。

退冰沒煮完再放回去?

林品瑄表示,這是絕對禁止的行為,食物在室內退冰2小時就會開始滲水,並開始孳生細菌,這些細菌不會消失,會持續停留在食品上,肉、海鮮等高蛋白食物可以說是細菌培養皿,更應該一次煮完,別再放回冰箱。

能常溫保存的食材隨便放就好?

放常溫相對穩定的食材如馬鈴薯、洋蔥、米、乾貨等,只要放錯地方就可能發霉長蟲,甚至可能產生毒素,林品瑄列出幾個食物:
 

馬鈴薯發芽繼續放:馬鈴薯發芽後產生龍葵毒素,容易噁心嘔吐,更甚者直接食物中毒。 料理油靠近瓦斯爐:油只要放在高溫、光源直射之處,就會造成氧化速度變快而變質,影響到風味以外,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氧化物質,建議在開封後3個月內使用完畢。 洋蔥堆一起:洋蔥不能堆成一團放置,而是單層分開,否則悶在一起容易發霉變質。 乾貨沒密封:米、豆類、麵粉開封後要放進密封罐,否則容易受潮發霉、長蟲,罐頭食品開封後3天就要食用完畢。


最後,林品瑄列出常溫保存的3個口訣:避光,油品、馬鈴薯不能曬太陽;通風:洋蔥、蒜頭別悶住;密封:米、豆、乾貨裝罐裝袋,只要在日常生活注意這些小細節,就能夠大大減低風險。


延伸閱讀:

40歲女呼吸喘「肺變白」!醫曝X光揭1關鍵:完全不是肺炎

這波新冠更多更嚴重!醫示警「常見3症狀」 還會喪失嗅覺味覺

梁赫群老婆爆「耳中風」!醫示警6症狀:恐永久聽力損失

【本文由《TVBS新聞網》授權提供。】
更新時間|2025.05.23 06: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