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受到矚目的日本動畫,非屬日本票房破百億、台灣票房刷新日片影史票房紀錄的青春愛情動畫片《你的名字》,不過在差距不到三週時間,另一部由同名漫畫改編的長篇動畫《聲之形》也在日本上映。雖然和同期《你的名字》這種「怪物級」的國民強片比起來,看起來票房似乎不起眼,不過在上映影院數僅百餘家的狀況下,在十二天內就寫下十億日幣票房,目前總票房更達到五十億日幣的成績,以一部題材偏非主流的動畫片來說,可說是表現相當傑出的作品!
作品名稱:聲之形
作品原名:聲の形
作品類型:漫畫(原作)、動畫版電影
原作:大今良時
(本文探討漫畫版內容,含有故事初期少量劇透;因版權因素,附圖以動畫版預告片截圖為主。)
本作描述男主角「石田將也」與天生聽覺障礙的女主角「西宮硝子」兩人之間的故事,內容主要分為兩段;前段為鋪陳背景與前因的短篇幅「國小篇」,以及六年後再度重逢的長篇「高中篇」。男主角將也從小就是個閒不下來的孩子,為了從無聊的生活中找到樂趣,總是帶頭和同學挑戰各種奇怪的事物,是師長眼中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頭痛人物。某一日,女主角硝子轉學來到班上,她在全班的面前不說一句話,靜靜地拿出寫著「我聽不見」的記事本示人,聽障者的身份遂引起將也的注意。
從這天開始,將也尋求樂趣的目標就從生活中的大小挑戰,轉移到硝子身上;由於硝子聽覺障礙的緣故,無論是在課堂上或是團體活動中都難以配合全班的節奏,也因此逐漸受到孤立與排擠,在導師不經意的放縱之下,將也也從初期的好奇捉弄,變本加厲為對她的霸凌,直到有一天,霸凌的狀況使得硝子的母親不得不向校方追究,在導師的質問之下,帶頭欺負硝子的將也竟被參與霸凌的同學們拱為元兇,最後反倒成為全班霸凌的對象,而硝子也轉學到其他學校去,從此消失在將也面前。
將也的事蹟也被國小同班同學刻意宣傳,導致他接下來的學生生涯,都被排擠在班級團體之外,鎖上心房的他就帶著這份孤獨與罪惡感升上國中、高中,直到六年後,一直拒絕與人來往、不斷自我否定的將也,決定主動再去見硝子一面,但沒想到這個決定,會讓曾一度改變他人生的人,再次改變他的一生。
本作《聲之形》的日文名稱,之所以沒有使用日文漢字「声」,是由於聲字是「聲音」、「手」與「耳」所組成,作者想表達「傳達心意的方法不一定只有聲音」的意念;在故事中,劇中人物也曾透過筆記本、手語、手機簡訊以及肢體語言來溝通,非常寫實地描繪了聽障者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障礙,身為常人再簡單不過的即時口耳溝通竟成了聽障者與他人互動的鴻溝,讀者在本作中可以深切體會到這一點。
這部作品是作者大今良時在年僅十九歲時的投稿作品,作為當時尚未出道的作者來說,受到《週刊少年Magazine》相當正面的評價,但由於劇中描寫聽障者的樣貌,被質疑是為了描繪感人的故事情節而佔聽障者的便宜,雜誌社也考量恐有歧視疑慮,決定暫緩本作品的公開,在與日本聾啞聯盟磋商近兩年後,才得以順利刊載。即便是在台灣,也有部分讀者在閱讀後認為霸凌情節過於寫實,讓曾受害於霸凌的人難以入目,顯見這個狀況在台灣並非少數,原因也並非聽障與否,而是一個需要全面正視的品德教育問題,這部作品正好點出了這個根本。
回到故事,作品中描繪角色心境相當深入,讀者隨著將也的心境轉折,時而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時而從幼年的罪惡感中獲得些許的救贖,那樣的念頭在我們的眼中或許微不足道,卻在在刻劃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陷入自我與同儕認同間拉鋸的迷惘,即便是成年讀者,在閱讀過後應該也會有相似的感觸。故事中即便有霸凌者、被霸凌者,甚至有在這兩方中轉換的角色,但能感受到作者並不想定位善惡二元的形象,他只是透過劇中人物的不斷衝突、溝通,來解釋每個行為的背後的動機,這樣的後果也是周遭的人所共同承擔,例如將也和硝子雙方母親的內心掙扎,在故事中也佔了一些篇幅。
若是以正面的心態閱讀,這會是一部相當感人溫馨的青春校園作品;它確實描寫了人心中最原始的惡,作者也未試圖替它胭脂抹粉,藉由角色的轉換作為改變自己的契機,而選擇描寫身體障礙的女性作為劇中要角,除了是因為作者的母親從事手語工作所致,這樣的設定更能凸顯女性生理上的脆弱與心理堅強的對比,類似的主角設定,在大今良時替小說家沖方丁繪製的另外一部作品《殼中少女》中也能看見。
原作漫畫版已經在 2014 年完結,電影動畫版由知名的京都動畫繪製,由於篇幅限制,劇情被部分簡化,但長度仍有足足兩個鐘頭,向來擁有自家女性角色風格的京都動畫,在這部作品中也將作畫些微調整成原作的畫風,在漫畫中使用的意象符號也在動畫中忠實呈現,使這部動畫看起來更有原作的風采。雖然從目前台灣代理商遲遲沒有消息的反應看來,可能短期內還無法看到這部動畫在台灣上映,不過未來也應該會發行 DVD 及藍光光碟版本,大家不用太擔心看不到,筆者也建議大家先去購買或是租漫畫來欣賞,這是一部相當不錯的作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