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與運作原理
1880年,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注意到了石英水晶在受到壓力時,會產生電流脈衝,而同樣的,對於特定形狀的石英水晶給予電流,石英水晶便會產固定頻率的穩定震動,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壓電效應(Piezo Electric Effect)。
壓電效應在1930年代引起了一位在貝爾電話公司(Bell Telephone)工作,名叫莫里森(Canadian Warren Morrison)的工程師的興趣,他當時在尋找能以電流產生穩定頻率的裝置。最後,他創造第一個石英鐘,並證實了以石英震盪器所產生的高頻率為核心,作為計時基準的精確性。但那時的石英鐘與其說是個「鐘」,倒不如說是一個如冰箱般大小的龐然巨物,耗電且故障率高不說,還必須要外接冷卻系統才能保持運作正常,所以此時的石英計時裝置其實離實用化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從石英鐘到石英錶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日本除了讓全世界各國見識到了從戰後廢墟,一舉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奇蹟」之外,SEIKO精工也讓錶壇見識了不可思議的「技術奇蹟」。1963年精工接下了奧運計時系統承包商的任務,首要的目標就是要達成計時器全石英化。前文有提到這時的石英計時器至少都有個冰箱大小,想像若是每個場地都必須放一台這玩意,那將是多麼可笑的事情!但精工僅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把石英計時器縮小成重量僅三公斤,耗電量僅0.003W,計時員可以帶著帶處跑的輕便玩意,讓全世界的奧運觀眾,以及它們的瑞士鐘錶同行目瞪口呆。石英計時科技從此之後將進入每個人的生活中,並在1969年開始徹底改變全球的鐘錶生態。
第一只石英錶之爭
在1960年代初期,漢米爾頓(Hamilton)、寶路華(Bulova)還有電池公司National Carbide展開了策略聯盟,進行石英計時器微型化的研究。而在此同時精工集團也沒有閒著。1963年,精工製作出第一只石英航海天文台時計,隨然體積已經慢慢變小,但是仍無法將石英配戴在手上。1968年,精工的服部正次社長發布了需在一年內將石英計時系統腕錶化的命令,而由第二精工舍的中村恆也(Nakamura Tsuneya)跟諏訪精工舍的安川英昭(Yasukawa Hideaki)兩位工程師所領導團隊的三大重點發明:音叉狀的石英震盪器、微型步進馬達(因此石英錶的指針能一秒一秒的運行)、LSI(大型積體電路)與IC(積體電路)。讓石英計時器的腕錶化成為了可能,於是乎世界第一只石英錶「Astron」在1969年12月25誕生,並大大的改變了近代的鐘錶歷史。
行文至此,有沒有開始覺得手腕上的石英錶(那怕是在DAISO買的…)都很不簡單了呢?然後這篇文章還沒有就此完結喔!請密切注意《鏡‧錶誌》的動態,宅編我會速速補上「下篇」的文章低…(瘋狂打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