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國元勳及第一任財政部長漢米爾頓今年很紅,年初在紐約百老匯上演的同名全新音樂劇佳評如潮,話題不斷;到了年底,又有民主黨員抬出他的名號,發動一個阻擋川普上任的大膽提案。
所謂的「漢米爾頓計畫」,有別於先前單純要共和黨人倒戈或「棄普」的呼籲,而是回頭號召民主黨黨內同志,放棄票投希拉蕊,團結一致擁立川普以外的另一位共和黨員,比方說2012年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上台當總統。
要民主黨選舉人拋棄自己的候選人,乍聽之下很不可思議,但若想阻止川普上台,這恐怕是最後的、也是唯一可能奏效的方案了。
綜觀目前動用的「倒普」手段,即使希拉蕊陣營與綠黨候選人史坦(Jill Stein)仍在重新計票,已經驗完的密西根和威斯康辛州,結果仍是川普勝選。幾天前一位共和黨選舉人公開宣示,寧可失信也不把票投給川普,雖然讓反川普陣營士氣為之一振,但實際上要再遊說更多共和黨選舉人,在12月19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的投票中日「棄暗投明」,機會實在渺茫。
川普這次大選總共拿到306張選舉人票,如果他在選舉人團投票未能取得過半票數,即270票,將喪失當選資格,眾議院將從得票前三高的人選中,重新投票選出下屆總統。但這仍不能確保拉下川普,就算未來十幾天內,可以成功運作37位共和黨選舉人跑票,共和黨把持的眾議院還是可以再次助川普上位。
所以要翻盤唯一的做法,是希拉蕊釋出她的232張選舉人票,並在選舉人團以及眾議院投票時,結合倒戈的37張共和黨選舉人票,全力支持另一位素有眾望的共和黨人選。這便是「漢米爾頓計畫」的訴求-超越黨派競爭、放眼國家未來及全民福祉的痛苦抉擇。
為什麼要以漢米爾頓命名呢?這群發起行動的民主黨選舉人,搬出漢米爾頓參與著述的立國文獻「聯邦論」(Federalist paper)第68條:選舉人有責任確保「總統職位不會託付給不具傑出能力暨適當資格之人」,「避免國家可能之騷亂及失序。」這是開國先賢為防範民主普選制度失靈,所設計的最後一道防線。
但美國國父們這番苦心早已流於形式,選舉人團形同橡皮圖章。這群「漢米爾頓信徒」眼看著川普即將就職,但不服體制、四處放話等脫軌言行完全沒有收斂的跡象,因此他們甘冒大不諱,站出來疾呼選舉人,莫忘初衷,更要求自己人,壯士斷腕,相忍為國。
有些州會懲罰不按選舉結果投票的選舉人,不過漢米爾頓計畫已經募款為他們支付罰金。爭取37名共和黨選舉人支持另一位候選人,不見得很困難,要說服自家黨員與希拉蕊,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才是漢米爾頓們最大的挑戰。
聽來可行,但可能成功嗎?反正今年眼鏡不知道摔碎了多少副,不妨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The Washington Post, The Altantic,Hamilton Elector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