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乾脆直接破題好了。由於科技進步加上本身特質,讓本該屬於半導體產業,張忠謀在弄的矽材質成為近年不少鐘錶品牌最想親近的零件材料之一。這材質之所以讓人疼,是因為它具有輕巧、不受磁、抗氧化、硬度高耐磨擦,不因重力拉扯變形,沒有金屬疲乏問題,也不受溫度影響,而且還很省力。物理特質從根本解決了百年來眾多製錶品牌所想要克服的金屬材質弱點,讓機芯的穩定性不致因為零件長期摩擦,潤滑油質變影響,真的好棒棒。而且,矽零件是以精密蝕刻技術一體成型,不像傳統游絲還需要進一步的人工修整,完成了就是完成了,用來做游絲材質,直接就具有優秀的等時性,作為擒縱機構的零件也很適合。根本就是多啦A夢的出木衫,櫻桃小丸子的花輪等級的角色。腕錶在走,穩定度要有,能夠讓機芯穩定運作的東西,就是王道!此外,更令品牌喜愛的,是矽的原料成本不貴,大量生產又更實惠,對於集團品牌來說,真的是個Z大於B的材質。
矽正式用於鐘錶品牌沒多久,大約可源於2001年,那時ULYSSE NARDIN以獨家之力,率先發布矽擒縱。不過人微言輕,明明概念前所未有,但就是沒有引起太多人關注。直到2005年,與SWATCH Group,ROLEX共同投入矽研究的PATEK PHILIPPE,首先兩位合作作者推出矽游絲錶款之後,才正式開啟矽零件的百家爭鳴戰國時代!
但是,凡事總會有但是,矽雖有諸多好處,畢竟不是鐘錶產業所能掌控的材料,這是半導體產業在弄的,跨界合作不是問題,有錢就好,有很多錢當然就更棒了!但是開發矽零件最初是很燒錢的,就好像電視、電腦、手機這類產品在最初問世時都是有錢人家專屬;矽游絲、矽擒縱等,最初也只掌握在有錢又有閒的高端品牌手上。
直到FREDERIQUE CONSTANT開了第一槍,以中價位品牌的定位,發表矽擒縱自製機芯,價格十萬上下,而且還自製,算是誠意無限。而此舉除了宣示自家製作能力外,也表示在諸多研究單位的努力下,矽技術差不多成熟了。此外,也讓更多人(應該有吧)意識到--「對啊,矽又不是什麼昂貴的原料。」這事。
但是開發技術穩定,研發成本相對減少,成本也不算高,產品好處多多,矽卻還是遲遲無法飛入尋常百姓家?(雖說FREDERIQUE CONSTANT首先跳出來,但其實那也是2007年的事情囉!)
這同樣得回到現實考量,矽雖然便宜,但工業製程就是大量生產。可不是人人都是小林尊或木下佑華(都是大胃王你知道的),哪有胃口吃得下那麼多東西!產量不足以應付,堆著一堆零件要幹嘛?因此中階以下品牌大多還是安於傳統,多費點心很OK的。
沒有什麼事情是永遠不改變的,終於,2016年,對矽向來愛護有加又資本雄厚,可能還懷抱著讓矽成為全集團運動但沒明說的SWATCH Group,繼BREGUET、OMEGA、JAQUET DROZ等高端品牌後,也把矽游絲下放,同時交給MIDO與TISSOT使用!這兩個品牌本身的產量就夠大(我們猜下一步HAMILTON及RADO大概也會用)。長動能的80小時機芯換上矽游絲後,除了一舉提高產品的精準度(裝配矽游絲的錶款都有C.O.S.C.天文台認證喔),還一口氣把矽游絲腕錶的門檻下拉到三萬出頭!C/P值高到舉頭三尺了,也以此創造與其他內裝ETA通用機芯的同級品牌的差異化(有願意出錢的富爸爸真的太令人羨慕了)。
話又說回來,當入門品牌都能用矽游絲之後,那高端品牌又要玩什麼?這位客人,同樣是絞肉,有人做台式肉燥、有人做義大利肉醬,當然也有人做成漢堡排,一切都是想像力與技術的問題。隨著SWATCH Group入門雙雄都用上矽游絲之後,也代表矽的發展將會朝M型化邁進!
就平價品牌來說,矽游絲不會讓成本增加太多,運作穩定度卻可以大幅提升,加上有其話題性,應該是有益於品牌名聲以及銷量的。就算,好吧,真的因為在強力撞擊之下,它壞了破了(真的是有可能的),矽游絲沒多貴,結構整組換掉沒差。甚至,直接換機芯也可能是這層級錶主可以負擔的事。只是,能讓裝在殼內,又有避震器的游絲撞到斷的力道,這錶應該也差不多了吧?
至於高端品牌,財力雄厚,能玩的花樣就更多啦!他們當然不能不想不應該直接批來大量矽游絲、矽擒縱裝上了事。施主,不管做成什麼,都該要有目的(如果沒有任何理由,那也未免太中二了)。具有研發能力的高端品牌就該運用矽本身的特性做些更應該只有矽才能辦得到,又感覺很務實的事情。例如OMEGA在追求高精準、零潤滑油、完全防磁的終極目標下,矽游絲自然成為他們探索的方向之一。再看看ULYSSE NARDIN(根本研究單位)以及GIRARD-PERREGAUX,也巧妙的運用矽因為高硬度,在合理壓迫都可以迅速復原的特點(壓力太大就斷了,跟人一樣),創造出造型獨特的恆定動力系統。一法通,萬法通,張無忌學會九陽神功後,中原各種武學對他來說都不是問題。掌握了矽材質的特性後,其餘創新所考驗的就是想像力與行動力。
也不是所有高端品牌都這麼敞開雙臂歡迎矽材質,A.LANGE & SOHNE、MB&F的Maximilian Busser、APRP的Fabrice Deschanel便不太認同將矽材質視為救主般的存在。雖然肯定矽的諸多優點,但他們所考量的是更長遠的發展--矽是科技產物,也可能隨著科技消退而消失。
現在還有人在用3.5吋軟碟嗎?,還有人知道那是什麼嗎?當矽的熱潮退了,又有更優異的材質,而過許多年之後,使用矽零件的腕錶需要維修時該要怎麼辦?
平價腕錶品牌的腕錶鎖定務實,並不刻意追求傳世延年,壞了不能修也就算了。高端品牌雖然也希望人們都買錶,但也期盼自家作品能夠代代相傳走向永恆,不然萬年曆功能是做心酸的嗎?為求日後保障,與其啟用全新材質作為關鍵零件,還是保守些,運用已經沿用數十年數百年的材料。一來,手造才是真功夫,靠機械電腦來做算什麼英雄好漢。再者,採用傳統材料,縱使未來零件斷貨,有辦法的製錶師還是有能力手作修復的,若是無法人力完成的矽,那就真的GG了。
矽的好壞隨著切入觀點各有不同,隨著科技繼續進步,是否會成為鐘錶品牌能自行使用的材質?或是會有更新更好更帥的新材質出現,就好像網紅小模來來去去,沒多久就被新人取代一般。未來真的很難講,連瑪法達可能都算不出來,但就當前看來,矽材質還可以再戰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