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研究指出,人類嬰兒自一歲開始便觀察他人的互動,而評判人品高低。這項成果導致大家推想,孩子們天生就有道德感,先於後天教養而存在。日本京都大學團隊於是好奇,想知道其他動物是否也有類似的判斷。
學者們先拿捲尾猴來實驗,讓猴子看到某位演員很費力想打開某個裝玩具的容器,接下來他把容器交給第二位演員,而第二位可以幫忙或拒絕幫忙。表演結束後,兩位演員同時拿食物給猴子,讓猴子自己選挑吃誰的。結果發現,要是第二位演員有幫忙,那麼猴子沒表現出偏愛,隨意拿取兩演員的食物。但要是第二位演員拒絕幫忙,那麼猴子大多拿第一位演員給的東西。
研究團隊接下來調查捲尾猴對公平的態度。一開始兩位演員都有三顆球。甲演員向乙演員要球,而乙演員給了。接下來乙演員向甲要球,而甲可以還三個球,也可以都不給。最後兩演員再拿吃的獎勵猴子。若甲演員有歸還三個球,那麼猴子對兩演員一視同仁,但如果甲沒有,那麼猴子較愛拿乙球員的食物。
最後,學者們測試狗兒是否較喜歡幫忙牠們主人的人。每位狗兒的主人都裝成要開容器但打不開,接下來再交給兩名演員之一。演員A可以幫忙或者絕拒幫忙,而B則無動於衷。接下來兩演員都拿吃的給狗兒,讓牠從中挑選。A若是有幫忙,那麼狗兒並不偏愛哪個人的餵食,但A若拒不幫忙,那麼狗兒挑B的機率大增。
京都大學比較心理學家安德森(James Anderson)認為,成果顯示猴子及狗兒道德感有些類似人類嬰兒;「若是有人有反社會舉止,牠們很可能會留下不好的感受。」
喬治亞埃默里大學靈長類學者德瓦爾(Frans de Waal)表示,野生猴子很可能也用類似過程,來決定群體裡,哪些猴兒可以合作共事。德瓦爾曾著述談論道德的根源,他說,「這些猴兒如果能察覺出人類合作的傾向,那麼很可能牠們在同類也察覺出來。」
犬類與人締交已久,意味著牠們演化得對人類的行為很敏感,不光是對狗兒的行為,還有對其他人。而且,我們人類自己的道德感受,其根苗甚至也在太初時期,這類對他人的評價之中。安德森認為人類對他人反合群行為,都有這樣的基本感受能力,隨著文化及教育培養,最後發展為健全的道德觀。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學者漢姆琳(Kiley Hamlin)表示,有能耐鑑別他人,才能排除掉不合群的傢伙,而維持複雜的社會系統穩定運行;排除不合群者,不僅讓自己在社交互動時免受傷害,還可以嚇阻劣行不致於發生,讓自私自利的人能收斂,生怕自己被排除,不容於社會。
資料來源:《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