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上任未滿2個月的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先是跑去印尼舉行「新南向市場啟動記者會」,上週二(7日)轉往日本參加「東京國際食品展」,馬不停蹄周旋各國,就為了兌現上任時喊出要讓貿協化身「航海王」的諾言。
甫接任貿協的黃志芳,被視為深綠核心,立刻踢到西進中國的鐵板,過去向來被視為貿協重要績效,俗稱「台灣名品展」的「台灣名品博覽會」,平均每年在中國舉辦6到8場,最高峰時一年曾舉辦過9場,黃志芳上任後,由貿協舉辦的台灣名品展迄今仍沒下文。
「去年下半年就不斷接到企業主的電話,詢問何時要辦展?」貿協內部指出,過去參加台灣名品展的超過9成以上是中小企業,台灣名品展一旦取消,將衝擊台灣中小企業。
貿協統計,截至去年底,8年來台灣名品展已在中國24個城市舉辦過48場次,吸引超過1161萬人次參觀,參展的台灣企業超過2萬3000家,促成168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151億元)商機,平均每年至少有超過643億元的外貿金額入帳,相當可觀。
面對中國經貿市場大餅,黃志芳相當清楚不可能放棄,他也多次向外界強調,對中國市場的貿易推廣不但不會停頓,會更積極,當然也希望可以繼續加強辦理台灣名品展,意圖向中國政府遞出橄欖枝。
可惜,中國政府並不買單,去年下半年起就幾乎暫停所有和貿協往來,經貿人士坦言:「說沒有影響是騙人的。」按往例,台灣名品展是由貿協和地方政府共同舉辦,前一年就會敲定次年的合作計畫,去年下半年中國各地政府就暗示,「確認你們老闆(貿協董事長)是誰前,都不會有動作,保持觀望態度。」
貿協內部坦言:「就連我們的對口單位中國海貿會,前二天參加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時,碰到貿協的人也都裝不認識,很好笑,這展明明就是我們主辦的。」
中國斷絕和貿協的交流,改和商總、台商協會等民間單位合作,上海名品展就找上海台商協會,接下天津台灣名品展的商總也不敢馬虎,立刻找上過去貿協的協力單位,希望依循過去模式,促進兩岸經貿良性互動。
面對兩岸關係持續冷淡,不僅觀光業備受衝擊,就連台商西進拓展中國內需市場也面臨困境,蔡政府雖力推新南向政策,讓台商另覓出路,但中國加香港占台灣出口比例近四成,兩岸商貿將是蔡政府的難題。
回應
對於中國政府拒和貿協合辦台灣名品展,貿協表示,中國仍是重點拓銷市場之一,除台灣名品展外,未來將朝「數位」、「通路」、「產業」方向拓展,透過網路直播平台、即時視訊、電商平台營運台灣精品銷售等方式推動。
貿協指出,參展中國會聚焦重點潛力產業,分別籌組產業拓銷團、專業展參展團、台灣精品推廣等,今年前往拓展中國市場共有近30項活動,也會邀請超過2000位中國買主來台參加採購大會或國際專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