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網紅Roxxsaurus試範如何用奇蹟眉膠筆。
35歲的馬林斯基(Michael Malinsky)身材健壯結實,以一個熱賣眉彩的創業家來說,他的眉毛雖不是奇怪的一字眉,也未亂如雜草,但絕對稱不上乖順有型,顯然他並沒有用自家的產品「奇蹟眉」(Wunderbrow)膠筆。
「就眉毛來說,我覺得還過得去,這產品不是為我設計的,」但當前追求完美眉型的,不只是女人,許多男人也在網路上購買奇蹟眉膠筆,用途則不只是畫眉毛,也用來補強鬍鬚或鬢角。
奇蹟眉膠筆有多熱賣?自2015年以來,馬林斯基的KF美容公司已經賣了200萬組,去年銷售量更比前年成長了八倍。
說起來,濃密粗重的眉型,是近年來才蔚為風潮,就像許多當前的新玩意兒,推波助瀾的,還是社群媒體。
市場研究公司英敏特(Mintel)的全球彩妝和香氛專家Charlotte Libby說,這股風潮可追溯至2012年,部分是因為美容專家在YouTube和Instagram上,把專業的美容撇步和廣大閱聽人分享,但或許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手機自拍的愛美需求。
Libby觀察,「當你透過鏡頭看自己的臉時,豐滿的眉型常常是關鍵。」而且這代表的意義不只是另一個時尚風潮,「而是關於界定Instagram的臉部特徵。」
時尚聖經《Vogue》、《Elle》或《美麗佳人(Marie Claire)》都製作了教導讀者如何畫出自然粗濃眉的專題,《柯夢波丹 (Cosmopolitan)》甚至直接宣稱「越粗濃,越好(The bigger, the better)」。
「(線上行銷)若很有效率,可以產生非常高的利潤,因為不需要庫存或任何生財設備,因此前期投資金額也很低。」
馬林斯基說,如今,自拍已非年輕人專屬,「自拍世代是每一個走出家門,且手上拿著一支智慧型手機的女人。」
他大學念的是哲學,不過很早就對電子商務和線上行銷感興趣。畢業後,他設立了網站,提供遊戲、金融服務和醫療美容等折價券,過程中,他了解到客戶如何在網路上做出購買產品的決定。
「(線上行銷)若很有效率,可以產生非常高的利潤,因為不需要庫存或任何生財設備,因此前期投資金額也很低。」馬林斯基說。
他發現,比起其他類別,美容產品進入門檻更低。2013年,他和兩個創業夥伴創辦了KF美容公司(KF Beauty),總部設在倫敦。透過網路上關鍵字的搜尋趨勢,他們發現眉彩這一塊大有可為。
三人試賣奇蹟眉膠筆,500組在三小時內完售,才放膽開始量產,也立即打造了另一個網路銷售奇蹟。短時間內,它已躍升為亞馬遜銷售平台上第三暢銷的美容產品。在網路上鍵入「Wunderbrow」的關鍵字,會找到一大堆部落客的推薦文。
馬林斯基當然懂得和美妝時尚的網紅結合,利用她們的影響力,讓消費者掏出信用卡購買。Amadea Dashurie在Instagram上有64.5萬個追隨者,CC Clarke有78.2萬個。當然,還有在YouTube上紅翻天的時尚教主GlauLifeGuru 和Roxxsaurus ,兩人各有250萬和160萬個訂閱者。
據英敏特公司的數據,英國在過去一年內共有14%的女人買了眉毛彩妝產品,過去五年內,全球推出的眼部美容新產品中,眉彩產品已從3%成長至14%,如今推出數量直逼最暢銷的睫毛膏。
「由適當的網路紅人推出的一支適當的影片,帶來的品牌效益,遠比印刷精美的全版廣告來得大。」
市調公司Euromonitor的調查也顯示,美國市場包括眉彩在內的「其他眼睛彩妝類別」,已從2010年的1.61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9億元),成長至2016年的4.77億(146億台幣),預料到2020年,可望擴張至7.24億美元(221億台幣)。
面對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和LVMH旗下的Benefit等這些勁敵,馬林斯基顯得相當放鬆,「他們正在把餅做大,我們反而可以吃到更大一塊。」
如今,KF美容公司的產品線已擴大至眼霜、蜜粉等其他新產品,許諾客戶「完整的自拍妝容」。
這個在網路上創辦的事業,完全避開平面廣告或電視宣傳,專攻臉書、Instagram和Snapchat等數位行銷。「由適當的網路紅人推出的一支適當的影片,帶來的品牌效益,遠比印刷精美的全版廣告來得大,」馬林斯基說。
但他們砸下的廣告費用,也極為可觀,過去一年,平均每天在臉書下廣告的費用達5萬美元,過去兩個月,更提高至每日10萬美元,其中兩成是投放在臉書旗下的Instagram。
2015年,KF美容公司營收為500萬英鎊(1.9億新台幣),呈虧損狀態,但馬林斯基聲稱,近來銷售大增,2016年公司已由虧轉盈。
對於馬林斯基來說,銷售眉彩與其說是美容,其實更是關於數據和點擊率,但他否認自己是數據控,「我其實相當情緒化,而且對於造型也很關注。」
參考來源:金融時報、美麗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