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5 16:37 臺北時間

中東油國下一波採礦戰場:太空

mm-logo
時事
中東產油國目前致力於太空採礦,並和俄羅斯合作探索太空。圖為俄羅斯東方港航太基地的碟型天線。
中東產油國目前致力於太空採礦,並和俄羅斯合作探索太空。圖為俄羅斯東方港航太基地的碟型天線。
中東產油國對地球能源使用,向來影響力舉足輕重。近來有些產油國打算由石油經濟體,轉型為知識經濟體,所以除了發展太空計畫,還投資在剛萌芽的民間太空天然礦物開採方案,比如採收小行星上的白金(鉑)礦等,並且在低軌道發展出製造業經濟體。
「彭博」新聞網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沙烏地阿拉伯都正在發展太空計畫。高盛集團波彭那克(Noah Poponak)等分析師在研究備忘錄中指出,礦物勘探衛星造價一具要幾千萬美元,而開採小行星的太空機造價可能要26億美元,這些都可以跟地球上的採礦活動同步進行。
大多數在太空中收集到的資源,可以就「地」處理及運用,只是有些商品如白金運回地球,可能更合經濟效益。
波彭那克指出,太空採礦距離商業操作當然還有一段長路要走,不過在小行星上,水及鉑系金屬很豐富,由科技及經濟觀點來看,可以讓太空產業煥然一新。
能源顧問公司「納維塔斯資源」(Navitas Resources)估計,各公司發射人造衛星,尋找小行星上的稀有氣體、金屬,可能在5年內進行,至於實際開礦則在8年內。
高盛則援引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專案指出,單一小行星所含的鉑,可能就比地球鉑礦一年所產要多出175倍。那麼多的鉑,價值可望在250億到500億美元之間,只是有可能嚴重拉低鉑市。納維塔斯資源能源顧問詹姆斯表示,這麼做可能出現的狀況,是起初鉑料奇缺,接下來則弄一顆小行星來擺平,但這種事只能做一次。
詹姆斯表示,長期來說,大多數在太空開採到的大宗商品會留在太空,為循著人造衛星、太空站而建造的低軌道經濟體添增動力。在那種情況下,在太空累積的水變得非常珍貴,原因在水可以用來當星際航行的火箭燃料,否則水若要從地球載去,太重又太貴。
水在太空可以用做推進劑,或者分解為氫、氧,再燃燒組合。高盛表示,小行星採礦「深太空工業公司」(Deep Space Industries Inc)已研發出一種推進器,把水加熱成蒸氣推進劑。
阿聯及沙烏地都已制定太空計畫。「阿拉伯新聞」(Arab News)表示,沙烏地2015年還與俄羅斯簽約,合作探索太空。
除了投資以外,中東本就有地理優勢。愈是接近赤道的國家,因為地球地軸旋轉,表面速度愈快,意味著太空船要脫離大氣層,要燒的燃料愈少。詹姆斯表示,某些中東國家因此受益,可以成為太空船發射場。中東已經蓋出世界最高的建築、最大的購物商城,接下來將對太空及衛星產業有極大的影響力。
更新時間|2023.09.12 17:1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