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1 16:17 臺北時間

泰國新導演的老靈魂 為老戲院留下最後身影

mm-logo
娛樂
瓦塔那蓬(左三黑衣)是泰國新銳導演,與製片等人來台參與台北電影節。(聯想行銷提供)
瓦塔那蓬(左三黑衣)是泰國新銳導演,與製片等人來台參與台北電影節。(聯想行銷提供)
29歲的泰國新導演瓦塔那蓬.萊蘇旺猜(วรรจธนภูมิ ลายสุวรรณชัย)的個人第一部長片《當光影不再》(นิรันดร์ราตรี)最近在台北電影節播出,在映後引起不少討論,因為這部紀錄片,寫實紀錄了一個潦倒電影放映師的心理狀態,包括他在影院倒閉後,穿著內褲沖澡,鬱鬱待在快拆掉的戲院裡,回到家鄉也無法在戶外工作,直到參與親友的火葬,見到人生一瞬不過就是如此,讓他日後決定出家。這麼多貼身的情節,讓人忍不住想問導演瓦塔那蓬說,「這到底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他很肯定回答:「是紀錄片。」那些重要關鍵的貼身情節,是他與之接觸好幾年後,對方與他十分親近,才拍攝得到的。也由於被拍攝者對佛教有興趣,兩人在宗教上有類似的觀點與興趣,他以佛家無常前後貫穿,變成作品的切入點與結束點。瓦塔那蓬說,這部紀錄片,瓦塔那蓬花了3年時間拍攝,再花了1年剪接,拍攝成本約台幣90萬元。
這是一部加進劇情片味道的紀錄片。瓦塔那蓬以電影放映師的眼光來看世間循環,人之生死,就一瞬間,是以這樣的角度來看膠捲系統到數位系統的變遷,因而導致的戲院起落。
《當光影不再》說的是潦倒電影放映師的故事。(台北電影節提供)
為何選擇一個要拆除的戲院來做背景題材?瓦塔那蓬說,從小爸爸就會帶他到這種老戲院去看電影,一個星期看好幾次,當他知道工作室後面的戲院要拆除,他便想要做些什麼,戲院的建築風貌,甚至是一種泰味,他都想要紀錄下來。
最後還跟著那個放映師回到泰國東北的家鄉,主角最後出家,留下生活很辛苦的太太與女兒,瓦塔那蓬也適時給予幫助,「我跟故事主角很親近,不是拍完走了,如此而已。」而這部電影也得到泰國文化部的資金挹注。
瓦塔那蓬從大學起就多方嘗試各種光影之間的實驗創作,除了多部短片,也和朋友以Eyedropper Fill的名稱為泰國知名樂團Bodyslam、Slot Machine、Potato進行影像與MV的創作。
瓦塔那蓬雖年輕,卻偏好人性關懷的題材。
這些商業性的活動,支持了他非商業性的作品,比如他2015年的短片《Dreamscape》,他在夜裡出沒,訪問了來到曼谷工作的異鄉人,這些人想回家鄉卻有種種困難,回去不得,再結合了一些影像藝術,讓這些甘苦人的夢想與失望,都有一種比較新而有趣的敘事方式,即使本質上,他要說的故事還是令人心酸的。
《當光影不再》即將在泰國上映,劇中的老戲院情節,也讓人想到蔡明亮以福和大戲院場景所拍的《不散》,所以這幾天在台北期間,瓦塔那蓬與製片去看了昔日的福和大戲院,建築還在,戲院卻早已改建成住家,無法進入,也是一種台版的光影不再。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若您瀏覽此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使用第三方 Cookie。若欲了解更多相關資訊,點這裡瞭解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