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格子來輔助繪圖和設計,早在上古時代,就被務實的古人應用於生活當中。「石窟繪畫就可以見到方格打底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教授Rosalind Krauss表示:「這只是方便繪圖和布局的一種技巧。」
從「方便」出發,到了1795年英國人Dr. Buxton替預先印製好的方格紙申請專利時,方格紙已成為科學家和設計師常用的工具之一。據說身兼建築師身份的美國開國元老湯瑪士‧傑佛遜,當年製作維吉尼亞州州議會大廈的設計圖,就是畫在特別從巴黎訂製送來的方格紙上。
但方格子的概念意涵,真正被挖掘出來和發揚光大,卻是等到20世紀的現代主義時期,才被藝術家直接融入作品,刻意呈現為畫作或結構的一部分。美國極簡主義畫家Sol LeWitt在其模組化方塊結構作品中就大量使用了「方格」概念,而他在1968年出版的《影印書》,更是把單純線條交錯的可能性推展到了極致。
其他將「方格」內化為作品概念的藝術家,還包括了在方格紙上作曲的前衛作曲家Morton Feldman、在五線譜上塗鴉的插畫家Saul Steinberg,以及德國概念藝術家Hanne Darboven等人。現代主義將方格紙視為「純粹」、「理性」的象徵,那些交織在作品中的工整線條,透露了當時大環境給人的樂觀和正向想法。
但隨著戰後反戰、反主流思潮興起,方格紙也成了後現代藝術家顛覆前人的現成素材。例如德國平面設計師Wolfgang Weingart的《國家藝術補助海報》,就故意將撕裂,皺褶的方格紙層層交錯,諷刺井然有序的外表都只是假象。
不過,數學家、工程師,或藝術家或許都沒有料到的是,「方格」概念被真正具體實踐和大量運用,既不是在課堂中、建築裡,也不是在畫紙上。電腦顯示幕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是縱橫劃線,將整個畫面分割成無數細小方格,再一一點亮或關閉,呈現出我們在螢幕上所見的文字或圖形。以最早開發出圖形化介面的麥金塔電腦來說,資深蘋粉所熟悉的「快樂麥克」「炸彈」、資源回收桶等圖示,當年全都是繪圖師Susan Kare拿著麥可筆,在方格紙上塗塗畫畫,再直接轉換為點陣圖的。一直到今天,所有的電腦繪圖仍舊是以「方格紙」──或稱「螢幕解析度」為基礎在運作,差別只在解析度越來愈大、「方格」越來越小、畫面也越來越精緻罷了。
而從電腦的不斷演進,再擴及網路,深入人類生活每個層面,似乎也見證了「方格紙」既復古、又前衛的多元特質:看似侷限,潛力無邊,秩序可以顛覆,安定,有時也只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