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後來他才發現自己的盲點,演員是個專業,是可以勝任各種角色的。只是他在馬來西亞久了,當地沒有科班出身的演員,才讓他的思考有了早先的限制。
原本是偶像劇演員,也來過台灣發片的陳澤耀與張艾嘉演一對超級窮的母子,他說,「在第一天結束,大家收工了,我敲休息室的門,發現她在打坐,我想問她,我們要演母子,一定要有默契,背景要怎麼塑造,去成立它。聊著聊著,張姐說,不經意的思路或表演是一種驚喜。這句話我一直記得。」
一幕在房裡,張艾嘉巴他的頭,他整個開竅,「我就真的也來了,都來真的,把張姐的手綁得很緊。」
戲中讓陳勝吉吃最多苦頭的,是古靈精怪的妹妹,花在小朋友時間身上的時間,都可以再多拍一部電影。「她有自己的情緒跟態度,開拍前哭一兩個小時,說我沒有拍過戲啊!」也擔心她跟張艾嘉的互動,劇組就從網上載下張艾嘉的照片當面具,跟小妹妹對戲。
他笑:「但因為她太可愛了,讓不想生女兒的都想生女兒了。」
因為導演原本想找素人,讓陳澤耀在演出這部戲時,有點不服氣,不想輸的精神,所以一開始跟導演硬碰硬,大概3個星期。2個人調整了很久才找到與對方溝通的分貝。對作品頗為倔強的陳勝吉也理解到,創作本身就是諸多限制,自己的心態也要調整。有一天他跟陳澤耀說,「其實你不用證明,我們在同一條船上。來想想,阿強(主角名)這個角色只有你能給他靈魂,我給不了。」
重視寫實感的重現,陳勝吉的拍攝方式是,盡量用現場的光、手持攝影,盡量留給演員最大的自由度。「看馬來西亞欠缺這種電影。我們都很想讓觀眾看到,除了好萊塢電影,其實電影還有其他不一樣的樣子。」
《分貝人生》拍的是小人物的故事,在馬來西亞,公家機關的高層有三分之二是馬來西亞人,大家在不同的單位,講不同的語言,是馬來西亞華人遇到的日常。在台灣念大學的陳勝吉,大學時看不懂短篇小說家瑞蒙卡佛的小說,後來他明白了,生活就是很無聊,但《分貝人生》卻來自於瑞蒙卡佛的短篇故事《一件很小、很美的事》(A Small, Good Thing)。一個很悲哀,卻仍有希望的短篇。
陳勝吉強調,「我的片子也是有希望的。」「那小說讓我感動,發生這麼悲的事,他還是要吃飯跟喝水。」《分貝人生》說的,約莫也是這樣的事。
就像得創投大獎之前,陳勝吉想著,「馬來西亞做電影滿絕望的,沒拍電影就算了,結果就得獎,關起一道門,又開啟一道門。」《分貝人生》將於12月1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