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死馬英九的第一個關鍵是,如果中視交易時,只有余建新一人出價,馬英九就可以辯稱,為了因應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法律要求,時間緊迫才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否則恐將觸法,但另有買家當對照組,而且還願出高價。
蔡正元說,他建議把三中拆開來賣,也獲得張哲琛同意後,他便告知保力達高層,對方當場說「這個價錢很合理」,他們會帶回去研究,但反而是張哲琛後來就一直沒有回應。他再問張哲琛時,張明確告訴他,余建新跟馬英九會面後,反悔不買中影、中廣,卻硬要買中視,為此,中投負責談判的人還曾抱怨「余建新很硬。」
對於余建新態度為何變得很硬?是否跟他與馬英九見面有關?國民黨高層人士則說沒有人曉得,只知道後來中投就沒有再跟第二買家接洽,中視也因此錯過由第二大股東出高價接手的機會。
咬死馬英九的弟二個關鍵是,蔡正元後來如實向檢方說明這些過程,他很早就建議張哲琛把三中拆開賣,讓買家各取所需,因為要余建新3個都買實在很奇怪。
為此,檢方問他,國民黨只有要他賣中影嗎?他回說還有中視,但不知道中視賣了多少錢,只知道低了很多,檢方在庭上出示資料給他看,原來成交價只有8億多元,「我看了差點昏倒。」
此外,檢方提示汪海清自保的錄音光碟,張哲琛一聽到錄音檔,向檢方證明馬英九所說的回饋就是指4.8億元,擺明讓利余建新。法界人士就分析,馬英九的決定損及中投最大利益已顯而易見,時間緊迫的辯解難以成立,馬要從特別背信罪的構成要件中脫身,難度已更為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