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聯合國畢竟是「政府」組織,它因龐大而必須具備的官僚系統,以及種種的規矩與潛規則也確實為人詬病,再加上大多時候理想與實踐的差距,期待與結果的反差,難免令人氣餒;很多在人權,環境,和平,發展等領域所設下的崇高目標,在多邊體制下要能謀求最大共識與集體的執行意願,本來就困難。
筆者在這個圈子裡也算是待了快2年,資歷尚淺,見識可能也還很有限。不過從被笑稱「UN食物鏈最底層」的實習生開始做起,直到拿到可以一直renew的約聘合約成為正職,多少累積了一點點的心得,本文便想分享給有志進入UN的朋友們。
進入UN的管道
一般來說,所謂進入聯合國工作,狹義上來講是指在「聯合國祕書處」底下的單位工作,也是大多數開缺的地方。至於其他與祕書處平行的部門,例如安全理事會,國際法庭,大會(GA)等,或是聯合國體系下的其他機構,例如WTO、IMF、WHO、FPA等,多半有另外的招聘管道,或者是由國家指派的「特命大使」擔任,詳情得上各自的官網確認。
而進入UN,可以登錄官方招募網站INSPIRA,直接篩選並針對特定職缺申請,不過一般會開缺的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且根據某些傳言,不少公開招聘的職缺其實都已內定好人選,放在網路上昭告於眾,僅僅是為了履行人資部門的程序,不過若是具備相當專業的高手,也無需失望,搞不好你可以擠掉那原本內定好的人選,以實力搶下實至名歸屬於你的位置。
在官網上可以搜尋到幾乎所有類型的職缺,包含D (Direct-level), P (Professional-level), G (General-level), F (Field support), Consultant, Contractor, UNV (Volunteer), National Officer等,每種職缺都有相應的要求,以及不同的待遇規定。
第二種方式是通過所謂的聯合國招考,又稱YPP考試,每年一次,但開放的考科與可以參加的國家則不一定。例如2016年僅「經濟」與「資訊」兩門科目,而有資格的應考人必須來自特定的40幾個國家,每個科目每個國家最多會選40人參加考試,最終再取大約5%的人參加第二階段面試,通過後便拿到聯合國公務員的認證,直接授與較高P級別職員資格,等待總部分派工作。
而所謂的國家限額,目的是為了平衡聯合國體系內的各國職員人數,所以已經臨界飽和的諸如西歐國家,加拿大、澳洲等,很有可能連續好多年都不會有分配名額,而同樣屬於大國的中國,長期以來在UN內的員工不到1%,處於under representative,故幾乎每年都會有額度。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考過只是代表具備「資格」,若運氣很差超過兩年都沒有被分派到適當的職缺,則必須重新考過。
最後一種管道統稱為「靠關係」,但不是那種走後門的裙帶關係,而是指人脈經營(connection)。以筆者自身經歷來說,便是先申請門檻較低且無薪的實習生職缺,在亞太總部認真幹了6個月,爾後因緣際會得到新差事,透過內部面試,直接被給予consultant的缺。很大部分的實習生都是用這種方式轉成正職,若真的能力超群且大受賞識,也有再獲提升,轉成P-level的機會。
其他的關係,例如本來就在專業領域中認識一定級別以上的UN Officer,便也有相對較高的機會從私部門轉進聯合國機構(很常發生在學術機構,例如某大學教授轉往UN相關部門任職)。以及透過國家公部門借調進行短期專案,理論上,多半也是部門老大「欣賞」並願意調派你,以及你本身就有不錯的人際關係,才能順利赴任。
當然,進入大型國際組織的渠道繁多不及備載,無論是透過哪一種,本身的專業與能力是前提,萬事俱備,等待的可能只是一個適當的機會,而機會,往往也需要一些貴人相助,方能順利獲取。
進入UN挑戰多?其實也還好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擠進聯合國窄門是不是非常困難?且可能遭逢各種阻礙。確實,進入這個圈子需要一定的專業與努力,以及甚至一小部分的運氣與對的時機。但比起其他世界級的私部門企業,例如谷歌,臉書等,相同或類似條件的職缺(例如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 vs. 臉書亞太區市場行銷部),企業肯定給的待遇更優渥,也更難被錄取。當然,畢竟組織性質相當不同,聯合國更注重非營利的目標,而私部門恐怕還是以獲取利潤為主要考量。
首先談談用人標準,自然你必須符合該職缺的最低限制,例如2年以上投資銀行相關經驗,金融/經濟本科以上學歷等等。再者,觀察身邊的同事,會發現絕大部分擁有「非常國際化」的資歷,像是日本人在法國念大學然後去尼泊爾做志工,美國人在巴西讀博班然後在東南亞執行過專案,印度人有南非的碩士學位並在矽谷當過工程師,來自卡達的同事在俄羅斯研究機構工作過同時也輪調過中亞諸國...
國際化經歷,某種程度上相信是UN體系偏好的員工,而也毋須諱言地說,「國際化」有時候與生俱來,同樣的努力與專業能力,但你的「背景」可能就是比較「平凡」一些。舉例來說,跟我鄰座的女同事M,年齡相仿,父親是美國與越南混血,母親是韓國與法國混血,出生在新加坡,在印度完成中學,分別在美國與歐洲拿到學士與碩士,本身家庭的關係,英法越韓語都精通...這確實是先天優勢,而聯合國裡面,這樣的人也實在不少。與生俱來的差異我們無法改變,因此,盡能力所及,試著增加國際經驗,或許是個可以嘗試的方向。但當然,這些只是「加分項目」,前提假設你在專業與經驗方面已經足以與大部份競爭者匹敵,否則哪怕遊歷過再多國家,終究也只會被視為你個人的旅行興趣而已。
也有不少人考慮到語言問題,不錯,國際組織中自然是以國際語言為主,聯合國便是以英法為工作語言,只需要精通兩者之一即可。不過這邊更想分享的是,別再把「語言」當成履歷上的「優勢」了,無論你會多少種。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而非工作上需要的「專業」,很多時候重點不是你托福接近滿分或是然後說得一口純正英國腔,在聯合國裡,重要的是你能運用專業能力去完成任務,以及能夠團隊合作,確切表達意思。更甚者,筆者自己工作的環境,除非本來母語就是英文者,大家多少都帶點自己國家的腔調,以及不是那麼正式的語法和修辭。只要能夠正常對話,撰寫各類文案,讓彼此明白意思,也就足矣。
誠然,這邊也要強調的是,把語言視為「工具」,言下之意你本來就該應用自如,沒有任何困難亦不妨礙溝通。符合這樣的條件者,倒不見得英檢考試就必拿高分,或者就非得從小在海外長大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