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入圍名單,就是「走到聚光燈下的邊緣人」,也可以說是「邊緣人」的一次勝利。從入圍最多獎項的《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故事主題都是以往被忽略的「邊緣人」,而這些影片不約而同把「邊緣人」當成故事重心來經營。
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醉心於復興成長時期熱愛的各種類型電影,加上他對怪物電影情有獨鍾,長期以來都被歸類在商業電影的範疇。應該說如果他拍的電影裡頭沒有怪物,精采程度就會打折扣。《水底情深》不僅擁有好萊塢怪物電影的早期風格,但故事重心不光只有怪力亂神,從女主角、女配角、男配角等都是以往被忽略的邊緣人、可有可無的小人物。但電影把空間都留給了這些角色發揮,反過來質疑到底「什麼是人」「什麼是怪物」,我們又該如何界定「怪物」,放大了在冷戰時期最可貴的人性。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已經被視為好萊塢少數可以呼風喚雨、想拍什麼就拍什麼,電影公司都會通通同意的導演,更重要的是,無論他點名哪個演員,夢幻卡司都會成真。而《敦克爾克大行動》成為他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作品(你一定會納悶,演藝學院的會員是怎麼回事?《黑暗騎士》《全面啟動》都沒資格入圍最佳導演?!是的,就是沒入圍!),故事的主題也不是著墨於二次大戰的政治背景、時空,而是一群被困在法國敦克爾克小鎮、被德軍全面包抄、無路可退的英國士兵。諾蘭不是用最新的電影科技重現戰場的慘烈,而是士兵的焦慮,片中甚至沒出現幾個將軍,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只用廣播交代過去。
導演馬丁麥克唐納(Martin McDonagh)的《意外》,講述愛女死於姦殺案後,調查案情遲遲沒有進展,憤怒焦慮的母親蜜兒芮德買下看板,諷刺警長辦案無能,引發一連串的反應。電影看似在關懷受害者家屬,卻又把蜜兒芮德拍成如此潑辣、強悍,讓觀眾對她儘管同情,又無法認同她的憤怒;更發現蜜兒芮德吶喊「這世界沒有同理心」時,對待別人也是毫無同理心,於是好壞的二分法開始逆轉。整部片沒有超級英雄、沒有特效大場面,毫無近年吸引觀眾進戲院的元素,但劇情推展卻讓人心有戚戚焉,儼然是社會新聞的另外一面。
入圍名單裡頭,唯一不是「邊緣人」題材的,是講述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次大戰關鍵時刻的《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乍看之下影片有歌功頌德之嫌,但導演喬萊特(Joe Wright)繼2007年的《贖罪》後,再次碰觸二次大戰的「敦克爾克撤退行動」,鋪陳當時國際政治局勢、英國國內意見紛亂的政壇、對比希特勒大軍的無堅不摧,凸顯邱吉爾當上首相後的艱難。不過邱吉爾本來也不是一致公認的首相人選,大家也把他當成「政壇邊緣人」看待,看他從逆勢一路衝破重圍,是本片的精采之處。
有點諷刺的是,今年在奧斯卡入圍名單大放異彩的,不少都是福斯電影所投資的作品。但隨著迪士尼併購福斯的整併動作,會在未來2年內告一段落,以後又會怎麼變化呢?是否會影響更多電影人戴槍投靠,又要投靠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