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在去年7月發動一連串核子試射,全球神經緊繃,東亞戰爭彷彿一觸即發,川普與金正恩更相互放話對罵。但在今年平昌冬奧後,緊張局勢趨緩,在韓國穿針引線下,曾互罵「火箭人」和「老番顛」的川普與金正恩,將舉行會談。
《狂人對決:核武我最大》中呈現美國與北韓雖然實力懸殊,但北韓卻自有因應策略。韓戰後,北韓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企圖將北韓建造為核武強國,這項「最弱者的選擇」是因為資源有限,必須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發展核武成為不得不、且深具威脅性的選擇。
紀錄片中,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回憶1994年,勝券在握的美國原打算以軍事行動制服北韓,但最後雙方談判,免於戰爭。然而北韓駐英前大使太永浩卻指出:「1994年,北韓還沒有可用的核彈或洲際彈道飛彈,國家戰力十分薄弱,如果當時發生戰爭,北韓就會徹底被擊垮,基於這個原因,北韓向美國承諾不會製造核武。事實上,北韓需要時間醞釀他們的計畫,現在看來,顯然北韓過去一直在對美國和國際組織說謊,全世界都被北韓騙了。」
據美國中情局估計,柯林頓政府的持續對話,讓北韓每年減少生產200公斤的鈽。但2000年,就在雙方即將簽署協議之時,美國舉行大選,新政府小布希總統上台,全盤推翻了先前協議。2002年1月,小布希總統更進一步稱北韓、伊朗及伊拉克為「邪惡軸心」,雙方破局。自此北韓開始推動核計劃,再也不曾停止。2006年10月北韓昭告天下,首次核彈試爆成功。
歐巴馬總統的兩屆任期中,北韓共實施4次核武測試,並發射過12枚彈道飛彈。2011年第二代領導人金正日的兒子金正恩繼位,他認為核試不足以震懾美國,還必須證明北韓有直接攻擊敵人的能力。川普上台後,金正恩也繼續開發可攻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導彈。
北韓雖是獨裁小國,但三任領導人努力將北韓打造成一個能與美國平起平坐的核武大國,成為冷戰後國際間最封閉的獨裁政權,因手中握有最危險的牌,也敢賭自己終將以機智勝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