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齡37年的鄭平君,從最早電視台還是老三台時期,他就開始當演員,演過近百個角色,當時一天甚至能尬好幾部戲,他笑說:「早年戲劇發展蓬勃,演員不怕沒戲拍,我經常白天演丑角,中午演俠客,晚上演苦情男子。」長年開拓各種戲路,也讓鄭平君悟出屬於自己的演員哲學,「有時候,我會演到重複的角色,可能兩部戲都是壞蛋,我就會思考要如何讓這兩個壞蛋的性格能有所不同,在同一種框架裡找尋不同可能。」
像這回在《阿公》裡,鄭平君演出一名罹患阿茲罕默症的老年人,這並非他第一次嘗試演出失智患者的角色,「之前我在大愛劇場《幸福魔法師》裡就演過失智老人了,這次接下《阿公》,除了劇本動人,更大原因是我想挑戰不同的表演方法。」為此,鄭平君把劇本翻了數百遍,拍攝前還會提早到現場冥想準備。
當然,鄭平君也不斷回憶當年跟親叔叔相處時的點點滴滴,幫助自己入戲,他表示:「叔叔跟我從小一起打籃球,感情很深厚,某一天我陪他下棋時,他竟然忘記我的名字,然後隔沒多久又像沒事人一樣,當下真的讓我很震撼,想說阿茲罕默症原來是這樣。」他說,叔叔從患病到過世僅7天,讓他感受生命無常,格外珍惜和妻小在一起的時光。
另外,鄭平君還不小心被年輕演員在拍攝過程中失手打巴掌,但他絲毫不在意,堅持完成拍攝,導演王奇回憶:「那聲巴掌聲真的非常大,全部劇組人都嚇一跳,年輕演員都快嚇得半死,但大哥完全不care,繼續演下去。」
聊起拍攝動機,導演王奇坦承家中有長輩罹患阿茲海默,當時全家人情緒陷入低潮,也讓他油然生起拍攝這題材的想法,希望能鼓勵更多阿茲海默患者及他們的家人。王奇笑說:「選角的時候拉扯非常久,一度還自己算塔羅牌,試圖請塔羅牌幫我選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