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俄國情報幹員2016年滲透到美國,操控美國總統大選時,顯然不曾發生過如此尷尬的場面,因為他們所採用的支付工具,是時下最夯的虛擬貨幣。
美國司法部13日公布針對12名俄羅斯情報幹員的起訴文件,當中詳細描述了他們的犯案手法。透過自行挖礦等方式,俄國幹員先取得價值約9萬5千美金(台幣290萬)的虛擬貨幣,接著用這批比特幣支付網站登錄費用,架起了dcleaks.com,再把從希拉蕊競選總部竊取來的電子郵件,透過這個網站散發出去。
不只如此,俄羅斯幹員在散播不利於希拉蕊的消息時,也是以比特幣購買虛擬私人網路(VPN)服務,利用VPN隱瞞網路位址的特性,讓美國檢調人員難以追查不實訊息的來源。
換句話說,起訴文件中指出,比特幣「讓犯案者能夠避開與金融機構打交道,繞過監管措施,隱瞞自己的身分與資金來源」。
比特幣不只是沒有實體,它的特殊架構還讓任何人都可以跨國轉匯鉅額款項到世界各個角落,不需金融機構介入,也不受主管機關的監控和限制。這是因為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的原始用意,就是為了擺脫一切中央操控,以達到匿名卻又安全有保障的交易目的。
事實上,自從比特幣問世以來,各國執法機關就發現毒販與犯罪集團經常以虛擬貨幣作為支付酬勞的方式,甚至有綁匪要求以比特幣交付贖金。
不過,利用比特幣進行情蒐和滲透工作,此案還是外界所知的頭一遭。
「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案例,顯示出虛擬貨幣的影響範圍已經延伸到不只是犯罪行為,還包括了國安領域,」專門追蹤區塊鏈資訊的Chainalysis公司營運主管Jonathan Levin表示。
美國政府高層已經意識到比特幣的匿名特性,所可能引發的新型態犯罪和執法困難問題,日前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一份行政命令,成立專案小組來研擬詐欺和洗錢防治,就是針對虛擬貨幣所採取的因應措施。
資料來源:Wired,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