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賣場因營業時間結束而顯得空盪,華爾滋名曲〈藍色多瑙河〉的樂音,隨著攝影機的鏡頭在排列整齊的走道間響起。此時,看似領班的人走進小小的播音室,透過麥克風說:「同事們,歡迎來到大夜班。」繁忙的工作隨即展開。
短篇小說讓人意猶未盡的是沒有說出來的事,對白很少,因此湯瑪士的挑戰在於如何豐富故事的肌理。
這是電影《賣場華爾滋》(In The Aisles)的開場,該片根據德國作家克萊門斯邁耶爾(Clemens Meyer)的短篇小說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德國東部一家大型量販店,描述擁有荒唐過去的男主角,藉著在賣場的新工作融入社會,並經歷一段愛與失落、悲喜交織的成長故事。
導演湯瑪士斯圖伯表示,他幾年前看到這個同名短篇故事,大受震撼。他說:「小說只有25頁,但故事卻有一種獨特的氛圍和深度。書中角色引起我的共鳴,彷彿有種魔力和詩意,有悲劇、有愛情,當下便決定要把它拍成電影。」
不過要把僅25頁的故事拍成兩小時的電影,不太容易。因為短篇小說讓人意猶未盡的是沒有說出來的事,對白很少,因此湯瑪士的挑戰在於如何豐富故事的肌理。他和參與編劇的小說作者克萊門斯必須加進一些角色和場景,同時保留原著描述的氛圍。
《賣》片劇本耗時數年,湯瑪士和克萊門斯多年前寫完初稿,就暫時放下,先攜手拍了另一部電影《心靈重擊》(A Heavy Heart),然後才回頭完成劇本。雖然前後花了不少時間,湯瑪士認為好處是可以重新檢視,把脈絡整理得更清晰,果然於2015年贏得德國最佳劇本獎。
由於故事大部分以量販店為背景,而賣場人員平時都靠堆高機取貨或囤貨,於是湯瑪士要求3個主要演員都要會操作,「這是揣摩、進入角色的好方法。」為了和演員培養工作默契,湯瑪士也親自下海練習。臨時抱佛腳2個星期,大家都拿到了堆高機執照。
湯瑪士強調,開堆高機很容易,1小時就學得會,難的是如何利用它、把大型貨品上架和下架,這取決於賣場走道的寬窄。此外,要讓堆高機在貨架之間的走道迴轉,也不是那麼簡單。
他透露,飾演女主角的《顛父人生》影后桑德拉惠勒( Sandra Huller)很討厭堆高機,除非必要,盡量不去碰;而男配角彼得庫爾特(Peter Kurth)操作時會很小心翼翼、動作精準。倒是男主角法蘭茲羅戈斯基(Franz Rogowski)對此樂不可支,一有機會就坐到堆高機上,剛開始還發生一些小意外。
湯瑪士三度改編克萊門斯的作品,聚焦在社會邊緣人或勞動階級,關注小人物的悲喜。
《賣》片是湯瑪士3度改編克萊門斯的作品,後者常聚焦在社會邊緣人或勞動階級,關注小人物的悲喜。這些在賣場工作的人與世隔絕,寂寞孤獨。大家不僅一起工作,也互相取暖,建構出屬於他們的小世界。
實際拍攝上,湯瑪士也運用攝影機的取景角度反映劇中人的處境。他說:「我們有從上而下、或從下而上拍攝的鏡頭。例如會把角色放在景框的底部,頭部以上納入大量的空間留白。這樣的構圖讓人物角色看起來比較渺小,他們既不是神,也不是超級英雄,只是平凡人。攝影機從上往下拍時,也有相同用意。」
一開始劇組有意在攝影棚裡搭景拍攝,不過考量到就算拍片預算足夠做這件事,但要找大批貨物填滿貨架,也要花一筆錢,最後向3家大賣場租借場地,然後把分別拍到的畫面結合在一起,看起來就像在同一個賣場拍出來的,以創造巨大的空間感。
由於量販業者不可能為了讓劇組拍片而不營業,因此他們必須在晚上拍戲,白天補眠,如此過了一個半月,是很奇特的經驗。
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aki) 和瑞典導演洛伊安德森(Roy Andersson)的作品,對湯瑪士影響深遠。他表示,郭利斯馬基80年代時期的電影,都以工人為主,其中《火柴廠的女孩》就是他拍《賣》片的靈感來源,另一部參考作品則是香港導演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開場以〈藍色多瑙河〉搭配悠遊賣場的堆高機,為枯燥的空間增添溫暖,奠立整部電影魔幻詩意的基調。
配樂方面,湯瑪士刻意不採用強調情緒張力的電影音樂,而用了古典音樂。例如開場他以〈藍色多瑙河〉搭配悠遊賣場的堆高機,為枯燥的空間增添溫暖,奠立整部電影魔幻詩意的基調。
此外片中一再出現的海浪聲,除了象徵對愛情和夢想的渴望,也說明就算置身在不是那麼美好的地方,人的想像力卻可以帶領他們超越實際所處的環境。
湯瑪士至今拍過3部長片,幾乎所有資金都來自德國,主要是他電影故事的地點大部分發生在德國,尤其德國東部。若是主題涉及其他歐洲國家,就有機會取得他國的資金。 他在德國雖是獨立製片,卻有幸取得來自聯邦政府的補助,讓他心存感激。
湯瑪士說,近期有部分德國人開始質疑這套補助制度,但他不願意參與討論。「當然,制度永遠有改善的空間。但人們不應該忘記,有機會在這種制度下拍片,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為小人物發聲 湯瑪士斯圖伯(Thomas Stuber)
- 1981年生於德國萊比錫
- 2011年畢業於巴登符騰堡邦電影學院
- 電影作品簡介:
- 2018年《賣場華爾滋》獲柏林影展人道精神獎、德國電影獎男主角獎和德國劇本獎最佳劇本
- 2015年《心靈重擊》獲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男主角獎、最佳化妝
- 2012年短片《狗與馬》獲學生奧斯卡最佳外語銀牌獎、德國短片獎
- 2008年 《焦慮青春》入圍柏林影展「透視德國」單元、德國影評人協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