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 06:29 臺北時間

【直葬文化三】「直葬」衝擊檀家制度 反映現代人信仰疏離

mm-logo
文化
「直葬」雖然讓繁瑣的喪禮程序,省略到只剩火化步驟,但不少人事後才後悔,怎麼沒有好好舉辦法會跟告別式。(東方IC)
「直葬」雖然讓繁瑣的喪禮程序,省略到只剩火化步驟,但不少人事後才後悔,怎麼沒有好好舉辦法會跟告別式。(東方IC)
談及日本的喪葬文化,就不能不解釋日本的檀家制度。江戶時代幕府為了貫徹基督教禁令,賦予佛教寺院管理民間戶籍的權限,以家族為單位,即為「檀家」,規定每個人從出生、搬遷、嫁娶到死亡,都必須向所屬寺院申報登記,禁止擅自脫離或更換寺院,也因此,民眾無法自由選擇墓地與做法事的僧侶,而檀家世世代代與寺院的關係,也因為婚喪喜慶延續至今。
日本終活支援協會理事長佐佐木悅子,曾處理過一個案件,有民眾在親人火化後,才拿著骨灰罈去找家族所屬的寺院,被寺方痛罵:「你怎麼現在才來找我,葬禮給我重做!」民眾回應:「請讓我脫離寺院」,寺方說:「那請你支付『離檀費』200萬日圓(約55萬台幣)。」
龐大的離檀費最終並未被收取,寺院方面也非死要錢,佐佐木解釋:「以寺方的立場,為你們家歷代祖先早晚誦經,每一個骨灰罈都是從接收的那一刻起,當成小嬰兒一樣照顧,而家中有人往生,遇到困難卻沒有先找他們商量,難免有種被背叛的感覺,只好抬出『離檀費』來對抗。」
但日本傳統的檀家制度,確實已經開始鬆動。根據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在2016年對殯葬業者進行的調查,以日本全國平均值來看,「直葬」僅佔總體喪葬案件的5.5%,在東京卻高達三成,顯示都市地區遠離宗教的情況特別明顯。
不分宗教或派別,祖先的墳墓或遺骨基本上是以子孫繼承為前提,但日本少子化與終身未婚比例增加,都讓掃墓祭祀無法再用過往的標準來思考,甚至出現「無緣遺骨」的社會問題。
資料來源:週刊女性PRIME、週刊朝日、Town News、路透社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