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動畫片《 重甲機神Baryon》的故事開端 ,可追溯至11年前、台灣物理學會舉行的1場年會。會中有人發表1份關於高端精密機器的採購計畫報告,此時台下有2位物理學家開始發想:拼湊這些儀器,是不是可以打造巨大的機器人,做為外星人攻台時用來反制的武器?
黃瀛洲聽到這個點子,馬上潑冷水說:「 拯救世界和平的故事、卻以台灣為主角,劇情很難往下走。」因為世上強國這麼多,卻跑來攻打台灣,沒什麼說服力,「除非外星人第一波先滅掉比我們強的國家,只剩台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黃瀛洲和前述2位物理學家施奇廷、許經夌,都是動漫畫評論社團「傻呼嚕同盟」的成員。2015年,3人正式成立動畫公司「乾坤一擊」,從過去建檔的20多個企劃案裡,挑了科幻機器人的故事當創業作,成為《重》片的由來。
原本打算拍成26集電視動畫,不過,單單製作1集節目就耗時近2年,因此決定先改拍成電影。
起初,他們打算把故事拍成26集的電視動畫,部分資金由黃瀛洲自掏腰包,部分向朋友借貸。後來錢不夠用,於是在2016年進行群眾募資以救燃眉之急。結果2個月內竟募得超過120萬元,比預定目標多一倍。
有了這筆錢,黃瀛洲和團隊順利完成第1集,長度約30分鐘,並在光點台北電影院公開放映。不過,單單製作一集節目就耗時近2年,若要完成全劇,不僅成本回收困難,也擔心資金撐不久。因此他們決定先改拍成電影,並申請到900萬元國片輔導金。
《重甲機神Baryon》有2位導演,黃瀛洲負責編劇,文字影像化的工作由紀敦智統籌。紀敦智在台南藝術大學念書時主修陶藝,因喜歡動漫,也愛畫畫,自行摸索各種剪接和3D軟體,並立志從事動畫工作。有一次,黃瀛洲應邀至南藝大演講,主題是日本動畫家押井守,紀敦智把他和同學余品翰一起創作的漫畫作品拿給黃瀛洲看,成為合作機緣。
當黃瀛洲確定籌拍《重》片時,力邀紀敦智及余品翰加入團隊。他表示,乾坤一擊成立之初,就打定主意要召募新人,最好是尚未踏入動畫界、非科班出身的人,「因為業界訓練新人有一定的過程,久而久之會阻礙創意,讓他們不敢嘗試新事物,或害怕改變。」
黃瀛洲認為,傳統動畫作業模式有優點,可是有些會逐漸被現代技術取代。以紙上作畫為例,連日本都開始無紙作業,既然如此,不如找已熟悉在數位板上作畫的人,可少掉清稿、描線等好幾層工夫,效益更大。此外,新人好調教、易溝通,對新技術和觀念的接受度較高。
團隊招募新人鎖定尚未踏入動畫界、非科班出身,因為業界刻板訓練新人,久而久之會阻礙創意。
減少紙張作畫也有現實的考量,黃瀛洲說:「2D動畫成本比較高,它以張數計,且沒辦法重複使用。有時畫錯了,我們都會思考,要重畫嗎?重畫就有時間和成本的壓力。」
《重甲機神Baryon》予人的第一印象,是劇中人物外型近似日本動漫。對此紀敦智說:「我們喜歡日式動畫,這算是致敬之作。我把外界反應當成是讚美,期許做出來的成果不輸日本。」
黃瀛洲強調,全世界做機器人動畫的多半是日本人,自然成為他們效法的對象,《重》片的日式風格也有承繼傳統和血脈的意味。至於情節發展和人物角色對話,他會加進台灣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例如劇中幾個角色來自不同國家,對話交雜中、英、韓、日語,反映所處的現實狀況。
科幻類動畫電影少不了機器人和怪獸,黃瀛洲擔心台灣這方面的混音經驗不足,《重》片的基礎音效先在台灣做好,再去日本混音,請日本人協助調整音樂、音效和配音口白的比例拿捏。他們也透過角川動漫學校,請到日本聲優花澤香菜為劇中角色「朝永茉茉子」配音,如實呈現日本人說中文的特有腔調。
電影配樂則由音樂製作人兼詞曲創作者陳星翰操刀,他合作的藝人包括張惠妹、羅志祥和蔡依林等。黃瀛洲表示,陳星翰在網路上看到他們拍的影片後主動連繫,並為影片創作多首風格新穎的原創歌曲和電影音樂。
黃瀛洲拍完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心得是台灣動畫製作經驗不論成敗都難以傳承,亦缺乏關鍵人才,以至於拍攝過程中,每進入一個新的製程,都得要自己摸索,成為拍片最大挑戰。
雖然如此,他認為在台灣,學動畫還是有前景的,只是目前和產業的銜接還有待加強,「學校不太知道業界要什麼,業界也不太願意和學校溝通。」他建議想學動畫的學生,要利用網路找到同好,自發性地鑽研想要學的技術,這才是最重要的。
劇情導演 黃瀛洲
- 年齡:51歲
- 學歷:美國卓克索大學商學院
- (Drexel University)
- 經歷:乾坤一擊執行長、《重甲機神》導演、製片、編劇
- 代表作:
- 《醉後決定愛上你》13集改編動畫劇本
- 《那一天,我遇見新北市的神》獲新北市動漫原作劇本銀獎
- 《火龍果大冒險》動畫電影
影像導演 紀敦智(毛怪)
- 年齡:29歲
- 學歷: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 經歷:《重甲機神》導演
- 代表作:
- 以陳星翰《Welcome To The Next Level》獲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
- 《神的玩具》獲第九回日本角川漫畫賞新人賞特別賞
- 動畫短片《龍燈大界》獲第七屆螺絲起子影展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