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引述北京官員的說法,北京提出的前提包括:美國必須解除美國科技禁售華為的制裁、要求美國解除所有懲罰性的關稅、並放棄要求中國加碼購買美國出口商品。
美國一再把華為視為國安的威脅。雖然川普曾幾次提到把華為包裹列入貿易協議中,不過美國談判代表過去一直不希望將貿易談判與華為扯上關係。
除了華為的爭議之外,北京方面也希望美國移除自去年底以來新增加的關稅制裁。中方認為,要中國增加購買美國產品的要求必須合理,必須符合中國國內需求,而不是要求中國改向美國購買原本向其他國家購買的產品。
北京官員說,雖然有這些前提,但星期六在日本大阪的「川習會」中,習近平不至於對川普採強勢對抗的態度,而是提出對於美中關係的理想願景,包括對困擾美國國安的伊朗和北韓等問題提供協助。習近平在G20前夕訪問平壤,成了14年來第一個訪問北韓的中國領導人,外界認為原因之一就是要增加與美國的談判籌碼。
美盼重回觸礁前談判進度
至於在美國方面,美方官員說他們希望中方能回到談判觸礁前的進度。今年四月的美中貿易談判一度接近達成協議,不過美方認為中方在最後關頭反悔,違背原先承諾。美方官員因此認為,談判能否重上軌道,球在北京手上。
美國總統川普星期三在美國福斯新聞台的訪問中說,如果中國不重回談判,他已經準備好採取所謂的「第二階段」,對中國尚未受貿易戰波及的剩餘3000億美元進口商品課徵關稅。他說稅率可能從10%起跳,商品主要為消費性產品包括成衣、手機和筆記型電腦。
美國企業界的遊說團體希望美中雙方能訂出有最後期限的談判計畫。如此一來,雙方有須達成協議的壓力,同時川普政府也不至於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就祭出新的關稅。
面對內部政治壓力 川習示弱不得
《華爾街日報》預期在川習會上,習近平不會做出重大的讓步,主因在於習近平正面臨內部的強大政治壓力。隨中國的民族主義的情緒高漲,強硬派認為,美國持續對中國提出各種不公正的指控,從違反智慧財產權、不當補貼國有企業、到對美國企業的間諜行動,目的都是為了對抗中國的崛起。這也迫使習近平對美國採取強硬的姿態。
不過,習近平要遇到的也是不讓步的對手。
川普祭出高關稅對美國民間消費造成影響,在國內也有不對中國示弱的壓力。民主黨的總統參選人磨刀霍霍,在周三的競選辯論會的10名參選人中,有4人把中國當成是美國如今面臨的最大威脅。川普對中國的強硬,對自己的競選連任有加分的作用。
擔任白宮諮詢顧問的哈德遜研究院中國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在《華爾街日報》的訪問中說:「如今,有更強的誘因不去達成協議,」因為協議如果達成了,習近平或是川普「必有一方會招來批評」。
參考資料:Wall Street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