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6 15:28 臺北時間

「不要再問我紙糊有多硬」 朴子廟口囝仔「一紙神功」傳承神威

mm-logo
時事
紙藝師蔡承哲自學紙糊技術,用紙糊出一尊尊型態莊嚴又慈藹的「紙糊神尊」,凝練為承載神威的工藝。(翻攝自中華文化總會YouTube)
紙藝師蔡承哲自學紙糊技術,用紙糊出一尊尊型態莊嚴又慈藹的「紙糊神尊」,凝練為承載神威的工藝。(翻攝自中華文化總會YouTube)
文化總會今(26)日發布《匠人魂》#18紙藝篇影片「一紙神功」,彰顯曾經為朴子配天宮媽祖神像製作紙糊平天冠的紙藝師蔡承哲,特別於配天宮前舉辦記者會,連結在地宗教文化。今日由文總副會長江春男、文總祕書長林錦昌、文總副祕書長李厚慶、文總副祕書長張鐵志一同出席,邀請嘉義縣長翁章梁、紙藝師蔡成哲等人共襄盛舉,推廣蔡師傅為台灣重現紙糊神像歷史風華的匠人精神。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在嘉義雖然常常看到千里眼、順風耳將軍,但透過影片的力量,特別觸動到大家的心。師父說:「如果人的生命有限,希望可以留一格作品在自己的故鄉」,我們很多嘉義子弟就像師父一樣有這種情感,而傳統的技藝跟故鄉之情,正是嘉義很大的資產。
文總副會長江春男說,因為本土文化漸漸消失,文化總會過去兩年多來,持續紀錄台灣職人精神,有的是高齡老匠人,有的是少年匠師;有的是傳統技藝,有些是創新領域。朴子是個很樸實的好地方,有蔡師父這樣會「一紙神功」傑出的人才,也培育出很多優秀的人士,而這樣紙糊神尊的傳統技藝文化,讓大家感受強大的神威,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
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左),今(26)日表揚紙藝師蔡成哲,為紙糊神尊的技藝文化留下傳承。
紙藝師蔡承哲,自小就看著配天宮廟裡的媽祖娘娘、順風耳、千里眼等神尊長大,對神像格外有感情,為了重現傳統紙糊神像藝術之美,他自2013年開始自學紙糊技術,不斷摸索中學習,並結合自身建築背景的專業,無師自通,用紙糊出一尊尊型態莊嚴又慈藹的「紙糊神尊」,高超技藝獲得嘉義朴子配天宮肯定,特別邀請他為媽祖製作平天冠。
蔡承哲師傅今日也分享說:「古諺說『一紙二土三木』中,紙是入神最穩、神威最強的媒材。」而在影片中,他更表示,很多人都說神像用紙糊的,保存不了多久,但他說,其實專業的研空機構已經證明了,「紙糊的物件可以保存600年」,他甚至隨手拿起紙糊的一尊獅子敲打,證明紙糊神像的耐用。
蔡承哲說:「製作神尊時最重的是去了解祂的精神、內涵,所以我常聽將軍會、地方長輩們說故事,做出來的作品才會『人神合一』」。從事紙藝六年多來,蔡承哲最大的收獲,就在創作的過程中找到自我安神、立命之所在,並透過打造紙藝神祗之作,將自己對於地方的情感與信仰的依託,凝練為承載神威的工藝。為了感謝將軍會以及配天宮的長期支持,蔡承哲師傅今日也特別贈送自製的兩尊千里眼、順風耳將軍給配天宮,表達感謝。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