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Loren Fei在2017年到外地出差時,突然發現自己被列入了黑名單。
她準備回家時發現沒辦法買火車票,接著她的銀行帳戶被凍結了。最後,她也丟了原本在公司裡的金融分析師工作。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北京當局如今大量收集來自各種政府機關和產業機構的數據。從法院判決、付款資料、環保紀錄、版權侵害、甚至是公司雇員裡共產黨員所佔的比例,都是對企業和經營人進行社會信用評等的數據。
評等得分太低的企業,可能在貸款融資等公司業務上遭遇困難。企業經營者與管理階層則面臨旅遊禁令和銀行帳戶凍結的命運。
以Loren Fei為例,她的父親是中國一家蠶絲廠經營人。因為父親付不出帳款,這家蠶絲廠和經營者都被列入了政府的黑名單。Loren Fei之前曾用自己名字幫父親貸款,所以帳戶被凍結、丟了工作、且無法自由旅行。她已退休的母親也因為身為股東,每月退休金被凍結。Loren Fei在網路上發現不少人有和她類似的遭遇,例如有人聲稱自己原本是公務員,因被列入黑名單而失去了工作。
社會信用體系被視為是中共當局強化全面掌控的重要工具,不過在個人層面目前施行仍有些困難。以社會信用體系試行城市山東榮成為例,官員說評等分數高的人,可能有助於加速申請醫院住院程序或更容易在銀行貸款。不過,一般市民並未感受到它的存在。
比如說,協助維持市容整潔可以得到加分,得最高分的市民照片會公佈在看板上。但是上榜的人卻多半和當地共黨領導有關係。榮成的一名官員跟紐約時報解釋說,這些人分數較高,是因為他們較常出現在正式活動的場合。
不過,這套制度對企業監控似乎較容易適用。目前從中央部會到地方層級,當局有各式各樣的黑名單用來懲處不法分子。在蒐集全國社會信用體系數據的同時,還有幾十個市級的系統進行信用評分。
而且把社會信用體系應用在企業上有著實際上的利益。儘管過去中共牢牢緊抓政權,但是要讓企業守法卻有重重困難。部會官員爭權和缺乏效率影響了執法,而地方上貪汙包庇與官商勾結則是司空見慣。社會信用制度的施行,或許對企業的汙染問題和勞工權益的保障有幫助。但是,專家認為這套評等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保障制度本身的公平和透明。如果數據不正確,或是處罰不符合比例原則,公司幾乎沒有申訴的機會。
參考資料:New York Times,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