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接觸了南非野生犀牛面臨滅絕的危機,白心儀想到「地球的孤兒」這個名字,「野生動物因為人類的濫捕、過度開發搶掠了他們的生存地,使得大象、樹懶、棕熊、北極熊等動物都面臨了生存危機。」世界各地現在都有動物的孤兒院,收容著那些被獵人無良獵捕受傷,或因為父母被捕殺留下的幼獸,接受著保育愛心人士的照顧得以存活。
談起斯里蘭卡的大象孤兒院,白心儀說那是由一個家族所經營,「亞洲象會被用來當作工作象,每一頭大象都有一名象伕,而大象是會認象伕的,如果象伕去世了,那頭大象可能會因此傷心過度死亡,所以當工作象老去無法工作被雇主棄養,那個家族便會找上雇主,『我給你錢,請你將大象與象伕送來這裡,我來養他們。』」這樣的愛心人士不少,如同在俄羅斯原始森林成立棕熊孤兒院的Valentin Pazhetnov,他原本是殺熊的獵人,如今一家三口投注在照顧棕熊孤兒的工作。
執行「地球的孤兒」專題,白心儀與團隊除了節目固定經費,還必須自己找各方贊助交通住宿等採訪所需要的費用,她感謝台灣仍有不少企業願意慷慨解囊,而她們也將錢花在刀口上,譬如為了省交通費,寧可住在動物孤兒院對面的簡陋旅館,利用以前學的西班牙文跟著當地人擠公車等。
在採訪過程中,遇到了來自世界各個不同地方的朋友,白心儀想起到北極採訪時,同團有一位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對方透露自己一開始並不是專業攝影師,他原先是紐約金融圈的創業老闆,他的太太從年輕時便對大自然、動物保育非常有興趣,常約著他到處去接近大自然,但當時的他並沒有多作留意,也不是很關心,直到太太得了癌症過世,非常思念亡妻的他花了一年學習攝影,決定帶著相機,一處一處走過太太曾經去過的地方,用相機記錄動物生態,而且照片提供給各個研究單位無償使用。
走過大峽谷、南非草原、斯里蘭卡、俄羅斯原始森林,與台灣中央山脈等地方,白心儀對南極念念不忘,不只是想念24小時聒噪不休的企鵝,還有因為溫室效應逐漸崩塌的冰山。當問到她接下來還有什麼題目想做?她背出了一大堆面臨與即將面臨生存危機的動物名稱,但她真實最希望的,是再也不要有絕種動物,「希望藉由我們的節目讓大家看到我們這塊土地,甚至世界上真實的動物危機,大家一起有保育共識,『現在不做,以後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東森電視聲明:
感謝評審一開始對東森電視【地球的孤兒】的肯定,節目長期關注生態問題,近期也再度榮獲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殊榮。
然而「地球的孤兒-棕熊」節目,東森電視認為該集首播在綜合台,而不是主辦單位認定的新聞台,因為兩者形式完全不同。東森電視不會拿一個時間不符的節目報名,主辦單位也不可能讓我們參加。優質節目遭到惡意檢舉,讓一個好節目因為播出時間認定差異,而被取消入圍資格,對東森電視和製作團隊非常不公平,多年努力的成果遭到取消入圍,東森電視表達抗議與遺憾。但東森電視和節目團隊關心瀕危動物的初衷,不會因此而改變,製作人白心儀會繼續製播更多優質保育節目,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