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政治局勢常被拿來和台灣相比。它緊鄰著強敵俄羅斯,雙方甚至還爆發戰爭。基於歷史和文化因素,它的政壇同樣親俄與親西方陣營壁壘分明,也是國際強權的角力場。
不過如今烏克蘭不僅要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選邊站,甚至得在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選邊站。
貝特森和麥克塔格兩人在《大西洋》期刊的報導提到,川普在2017年上台時,烏克蘭政壇的反應比世界許多其他國家冷靜。畢竟烏克蘭正忙著和東方的強敵俄羅斯交戰,他們只在意美國是否繼續提供援助,無暇顧及這個新總統價值主張跟他們合不合拍。雖然川普個性多變難以捉摸,還把俄羅斯的普丁當偶像,但至少共和黨傳統上對俄羅斯是鷹派,顯然不用擔心政黨輪替讓美援生變。
甚至還更好。在川普上任後不久,烏克蘭就從美國手裡買到了價值4700萬美元的「標槍」反坦克飛彈,這是歐巴馬時代美國擔心烏克蘭戰事擴大而一直不願提供的高殺傷力武器。川普政府顯然不擔心這一點。
不過現在情況變得有點不一樣。從美國眾院啟動川普彈劾案,如今我們知道川普曾中止提供烏克蘭軍援一次,根據川普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電話內容,川普的目的是向烏克蘭施壓,要烏克蘭對杭特拜登(Hunter Biden)——美國前副總統、同時也是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的兒子——在烏克蘭的生意往來展開司法調查。
對川普來說,烏克蘭政府光是宣布展開調查,就可以給他帶來巨大的選戰效應。不過對烏克蘭而言,雖然美國軍援在九月中重新恢復,傷害卻已經造成。
烏克蘭除了軍事上的損失之外,更嚴重的問題是讓自己無端捲入美國朝野的政治角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很清楚這個問題,在聯合國大會期間,他在紐約回答記者時說:「很抱歉,我不希望被捲入〔美國的選舉政治〕。」
彈劾案是美國華府的政治肥皂劇,但是卻常讓只想旁觀的觀眾也無法置身事外。歷史上,美國在外交重要大議題上多半有共識,不過最近一、二十年來,美國在一些區域的政策往往隨著政黨的更替而出現改變。
只是,到了川普時代又更加明顯。
參考資料:Atlantic, 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