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日本厚生勞動省在網站公布就醫檢查的判斷標準:曾密切接觸新型肺炎患者或14日內曾造訪疫區、高燒37.5度以上,以及被懷疑患有肺炎症狀且必須住院者。厚勞省同時告訴日本國民:不需要有些許症狀就去大醫院看病,若有疑慮,請一如往常地找「家庭負責醫師」。
所謂「家庭負責醫師」即為かかりつけ医,即相當於家庭醫師。早在1980年代,當局就已開始討論家庭醫生制度,但直到2010年,日本醫院還沒有成立家醫科,所以多由其他科專任醫師擔任。2018年起新設「總和診療專門醫」,其職能與家醫科相近。
日媒「東京經濟新聞」指出,家庭醫師制度尚未深植日本社會。根據厚勞省2016年數據,日本擁有固定「家庭負責醫師」的人數僅不足5成;反之,德國超過9成民眾擁有家庭醫師,其他歐洲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等,家庭醫師制度也大多都相當完備。
該媒體指出,家庭醫師在日本,定義與定位仍有爭議。許多日本民眾也沒有專屬家庭醫師,也分不清大醫院與診所的差別:有些人毫無目的地重看好幾位醫師,也有人不信賴住家附近的醫生,不明就裡跑到大醫院去。而且,日本醫院客觀評價醫師的情報不足,讓人難以判斷哪裡有好家庭醫師。
到了現在,武漢病毒疫情爆發,有感染疑慮的日本人,往往也沒有家庭醫師可以詢問。「東京經濟新聞」報導指出,希望這次疫情,能夠成為家庭醫師制度在日本普及的契機。
資料來源:東洋經濟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