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武漢肺炎威脅,防疫國家隊全面動起來,中研院今(8日)宣布最新的研究結果。目前要檢驗出新型冠狀病毒,需要透過特殊的儀器,花費4個小時才能得到結果,然而面對全球逐漸升溫的疫情,若需要採驗的人數過多,將會消耗許多的醫療量能。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員楊安綏帶領的團隊,在19天內完成針對新冠病毒核蛋白的抗體試驗。其中有1株抗體,有極佳的單一辨識性,只對新冠病毒有反應,在快篩時若顯示出「2條線」,即可以有效判別出感染新冠病毒。
如果將這個抗原檢測原型量產,未來將可以把原本的篩檢時間,從4小時縮短到15至20分鐘,有如流感快篩,大幅提升檢疫需求。
中研院也提到,至今還沒有檢測新冠病毒快篩免疫抗原的裝置,原因之一是開發「側流免疫檢測LFIA」應用之關鍵抗體試劑,需要數個月之久。然而,楊安綏實驗室的「合成抗體庫技術平台」,剛好可快速提供大量新穎、具獨特性的,針對各種蛋白質或胜肽等抗原的對應辨識抗體。
楊安綏團隊運用數十年來累積的技術,自2月初開始,每天日以繼夜進行抗體合成及篩選,比預期快2個月就達成目標,成果令人振奮。
目前在經濟部安排下,中研院研究團隊將與廠商聯繫,生產出快篩抗原檢測的原型產品,隨後送食藥署驗證,待衛福部許可,若一切順利,可望能在3到4個月內量產。中研院長廖俊智強調,學研單位、廠商及衛福部仍需緊密溝通聯繫,以加快病人檢體的驗證,以便大規模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