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全球已逾70萬人確診,台灣面對第2波境外感染潮侵襲,至今確診案例超過300例,能否守住14天的觀察期不讓疫情擴大,本週是關鍵。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9日表示,防禦疫情發展狀況「比預期稍好」,原本擔心的幾件事情都沒有發生,但仍提醒全民須戒慎恐懼。
宛若電影情節 揪零號源頭
目前在境外移入案例大於本土感染數的情勢下,一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官員接受本刊訪問時直言,相較於外界爭論是否實施普篩措施,透過精準疫調斬斷病毒傳播鏈,才是現階段防疫最重要的工作。
他說,以第268案確診病例來說,2月底發病後,直到3月28日才確診,指揮中心經初步疫調,即匡列449名接觸者,但因患者曾赴金山老街、烏來老街等知名觀光景點,接觸者複雜,難以明確鎖定,最後決定透過疫調與電子足跡交叉比對,公布該名患者部分的活動地點及時間,希望進一步掌握可能的接觸者。
本刊調查,攸關台灣疫情控制的疫調SOP,自疫情爆發以來已3度修正,從中央到地方通力合作的這群疫調人員,堪稱是「抗疫福爾摩斯」,每天要搶在黃金時間10小時內完成初步疫調,一一匡列出確診個案的接觸者及活動範圍,而為了讓疫調更精準,政府更大規模跨部會合作,啟動智慧疫調,藉由資料庫大量交叉比對數據,以搶在疫情擴大前,斬斷可能的病毒傳播鏈。
一名疾管署防疫醫師形容,2011年上映的電影《全境擴散》,影星凱特溫絲蕾飾演的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人員,就是疫調人員每天真實上演的日常。片中她前往染疫死亡女子的公司,一一詢問有誰曾與死者接觸過、何時接觸,一發現密切接觸者,立即打電話詢問是否出現類似症狀,並要求馬上離開大眾運輸工具、別與他人接觸;疫調人員還調閱賭場監控錄影帶,一一釐清死者接觸對象,試圖找出病毒傳播源頭的零號感染者。
黃金10小時內 釐清接觸史
台灣能成功防堵疫情未在社區大規模傳播,及時斬斷病毒傳播鏈是一大關鍵。本刊調查,這次疫調作業由中央防疫醫師與各地衛生單位合組疫調團隊,在通報個案一確診後,馬上拿著疫調單啟動疫調,由於疫情嚴峻,疫調的SOP更採滾動式修正,隨時檢討。
根據指揮中心頒布的指引,最初規定是個案通報後,須在24小時內完成疫調作業;但隨著確診人數增加,疫調時間如今已壓縮為10小時。
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向本刊表示,為有效鎖定可能的感染者,迅速斬斷病毒傳播鏈,指揮中心每晚7、8點收到當日最後一批確診名單後,須趕在隔天下午2點舉行例行記者會前,完成第一次的疫調作業。換言之,扣除約8小時休息時間,疫調人員須在黃金10小時內,初步釐清確診者的接觸史及活動史,藉以鎖定可能的感染者,以便及時向社會說明。
版本3度進化 隨疫情調整
不只與時間賽跑,本刊調查,指揮中心1月頒布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指引」至今已2度翻修,疫調單更是3度更新、進化;從疫調完成期限、疫調作業、接觸定義、接觸者匡列原則,到接觸者追蹤,指引清楚揭示了每一個關鍵步驟。
一名防疫醫師指出,疫調簡單來說就是區分為「過去」發生什麼事,以及「未來」可能效應,共涵蓋4大資訊:一是發病日、職業等基本個人資料,二是詢問個案的發病症狀及病史,三為調查暴露來源,釐清發病前14天的活動史及接觸史,藉以找出感染源,包括到過哪些國家或城市旅遊或居住、同行者健康狀況、是否曾接觸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有無接觸武漢肺炎的疑似或確定病例本人、甚至他們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等,連動物的接觸史都要調查。
最後第四項則是自發病日起至隔離前的接觸者調查,共分2類,一是曾否至公共場所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釐清未知的接觸者;二是特定接觸者,包括是否在沒有適當防護下、曾超過15分鐘面對面的接觸者?或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的同住者?以及曾2公尺近距離接觸的醫療機構人員?
至於疫調單也3度進化。本刊調查,指揮中心在1月5日、16日、30日共3度更新內容,每次修正都可看出對染疫症狀及疫情的研判。一位參與疫調決策的官員說,這是參考國內外的最新疫情報告而調整,才能讓疫調更精準。
擴大清查範圍 納入機組員
本刊取得前後3個版本的疫調單,在發病症狀方面,最初只鎖定發燒38度、全身倦怠、肌肉痠痛、關節痠痛、喉嚨痛、流鼻水、鼻塞、咳嗽、呼吸困難、胸痛、嘔吐、腹瀉、尿量減少、下肢水腫、血尿、胸部影像學檢查顯示肺炎等,但最新版已因應臨床經驗,增加了意識混亂躁動、頭痛、結膜充血、腹痛、噁心等5症狀。
過去接觸史上,原只調查同住家屬、親友是否發燒,或曾否接觸不明原因急性呼吸道病例,新版增加了曾否接觸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以及接觸可能或確定病例之呼吸道分泌物、體液。活動史部分,最初只鎖定武漢市或當地華南海鮮市場及醫療院所,隨疫情發展新增了武漢市其他市場、任何野味市場,最新版的旅遊史再擴大至中國湖北省或公告疫區。
至於發病後的可能接觸者,初版疫調單僅調查提供照護、相處、接觸病患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的醫療人員及同住家人,最新版擴大至同住者,並新增是否曾與確認病例在無適當防護下2公尺近距離接觸之醫療機構人員。
在機上接觸者部分,原只限縮同排及前後各2排共5排的旅客,最新版也擴大為同班機旅客,連機組人員也納入,都須調查是否有症狀或發燒。
電子足跡立功 跨部會聯手
此外,參與防疫決策的官員與防疫醫師也不約而同指出,這次疫調最大的突破,是跨部會通力合作的智慧疫調。
一名防疫醫師說,過去流行病或傳染病的疫調,幾乎都是靠人問出來,但這次由指揮中心調度採跨部會合作,包括移民署的入出境資料、健保就醫資料等,由各系統相互勾稽,並與電信業者合作,視個案狀況追蹤電子足跡,讓政府可更精準限縮、匡列可能的潛在感染者。「這次抗疫堪稱比照刑事查案的規模了!」指揮中心官員說。
以第268例確診個案為例,患者曾赴金山、烏來活動,就是與電信業者合作列出電子足跡及活動時間;更早之前追蹤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的接觸者,同樣是協調國內各大電信業者,撈出當天下船旅客手機訊號的電子足跡,還將乘客到訪過的51個北北基景點,透過手機細胞簡訊廣發給民眾示警。
一名參與疫調的醫事人員表示,疫調的重要性在每次調查都有助於政府掌控當前疫情,並研判下階段應採取的措施,同時疫調並非僅關在台灣自己做,透過國際社會相互交換資訊,也能有利他國防疫。
他舉例說,前往義大利旅遊、在香港轉機的一家人返台後陸續確診,但家中2個兒子原都稱自己無症狀,大兒子被疫調人員發現有輕微咳嗽送醫才確診,小兒子即便從頭到尾都沒症狀,採檢結果卻是陽性,此案透過疫調印證,感染者也可能無症狀,亦即密切接觸者無論有無症狀都須納入採檢範圍。
追溯通報法國 助醫師確診
另一例則凸顯疫調國際合作的價值。一名長住武漢、從事導遊工作的女子,先前帶團至義大利、法國等地,後因武漢封城,直接從廣州搭機返台,在台確診;台灣疫調人員發現,她的團員中有對中國母女,旅途中出現症狀,向法國的中國領事館求助後,法國醫生曾赴飯店看診。在獲得此疫調資訊後,我方立刻通報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經法國後續追蹤,這名醫師果然也確診,進而能找出潛在的感染者。
但疫調資訊要不要公開、如何公開,則成了現階段難題;近日中研院出現確診者,對於確診者的活動範圍是否公布,台大與中研院持不同意見。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疫調是為了釐清感染風險,一旦可明確掌握密切接觸者,衛生單位也可持續追蹤,這些資訊就沒太大必要公開,但若確診者所到之處是難以鎖定接觸者的公共場所,又找不到感染源時,公開部分資訊才有助後續追蹤。
疫調像偵探 「問案」有眉角
疫調時,疫調人員除了必須備妥紙、筆、手機、筆電,最重要的是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儘管不一定會直接接觸個案,但與家屬或親密接觸者連繫時,即便對方無症狀不代表沒被感染,因此必須避免讓自己也成防疫破口。
參與疫調的人員告訴本刊,疫調有時就像檢察官問案,或像記者採訪,疫調單是參考,不能只照著單子上的問題問;為了喚起記憶,疫調人員常會利用重大節日或國定假日、特定日期當作回溯點,幫助個案回憶細節,讓個案更容易記起過去的接觸史及活動史。
此外,同理並關心個案,才能鼓勵他們道出真實且詳盡的資訊,同時必須注意個案隱私,一旦無法取得信任,個案可能不願透露正確資訊,甚至有所隱瞞,都會讓疫調準確度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