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紀黑死病奪走歐洲一半以上人口的性命;1918年西班牙流感全球1/3人口染病、死亡人數超過一次大戰;新冠肺炎也已造成全球近200萬人感染。病毒可能立即癱瘓整個城市、國家,但過去50年來,人們看待流行病的威脅,是以「人類能做什麼」的角度切入,關注感染人數、治療藥物與疫苗,卻忽略「人類的作為」可能是一手促成大流行的原因。
紀錄片《流行病:看不見的威脅》中,生態健康聯盟主席彼得達薩克博士表示:「不管是哪裡的人,只要做一些事情改變環境,病毒就可能從野生動物傳給人類,任何人口快速成長的地方,都可能成為爆發地點。」人與人的傳染是某種徵兆,代表新興疾病跨出動物界、開始傳染人類。而人類若想防止這類流行病,應先阻止人類改變環境,避免新疾病出現。
為了對付病毒,病毒學家亞伯特歐斯特豪思的研究團隊,在2011年底創造了H5N1流感病毒的變異體,把它變得更具傳染性。他認為,應該要搶在病毒自然變異之前,先刻意突變病毒,才能預先研發抗病毒藥物,或者是大量生產疫苗。但另一部份人提出質疑,若病毒因此從實驗室流出,或造成實驗事故怎麼辦?研究者要如何面對自己創造的「科學怪毒」?
《流行病:看不見的威脅》中指出,除了嚴肅看待上述正反兩面所持的角度,檢索病毒所存在的各種可能,我們應當重新思考人類和環境、動物的關係。病毒不會平白無故產生,人類應盡可能避免任何讓病毒存在的條件。面對病毒的威脅,了解人類和環境的相互依賴關係是現今的首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