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廖鴻基是領有船員執照的作家,於1998年發起成立「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長期從事關懷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和文化等工作,並擔任鯨豚解說員。2016年廖鴻基規劃「黑潮漂流計畫」,導演黃嘉俊應邀側拍,拍著拍著,決定發展成紀錄片,也因此有了《男人與他的海》。
黃嘉俊表示,第一次和廖鴻基碰面,是約在台北車站二樓。第一眼看到他,覺得就是瘦瘦小小、很不起眼、也沒什麼架子、脾氣的一位好好先生。但深入聊天之後,發現彼此價值觀相近,他的包容力很強,且非常堅毅、強韌。「我覺得廖鴻基很像大海,跟他相處就像站在海上或面對著大海,好像他可以包容你的一切,但你又知道,他非常認真的做自己。對拍紀錄片從來沒有過問太多,而且盡其所能信任拍攝的人。」
廖鴻基離婚時,女兒年紀還小。他雖然過著心中嚮往的海上生活,卻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缺席,對此感到虧欠、難捨的心情,也出現在他的文字作品裡。以前女兒對廖鴻基選擇大海,很不諒解,甚至刻意與海保持距離。女兒長大後,廖鴻基數度邀她一同出海體驗、賞鯨,都遭各種理由拒絕。
有一次女兒終於對廖鴻基說要和朋友一起來,雖沒說是誰,結果來了一個男孩子。廖鴻基當時照常在船上解說,但看到女兒暈船時,男孩以臂膀溫柔輕攬女兒的動作,不由得一陣心酸,而男孩後來成了他的女婿。這一幕,廖鴻基也放入他的散文〈出航〉,其中寫道:「出航這麼多年以來,這一趟,感覺特別孤單」。
風來浪去,廖鴻基與女兒的關係,隨著時間與相互關懷,一次次的修補、拉近。女兒Olbee喜歡繪畫,後來還在《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書中,為爸爸的文字配上插畫。